English

建设传统文化出版重镇

2007-03-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玮 我有话说

2004年的春天,中华书局一位年轻的编辑在收看央视百家讲坛阎崇年先生的“清十二帝疑案”讲座时心有所动。其实,这位年轻的编辑是中华书局刚设立一个月的大众读物编辑室的主任助理,受命在大众读物出版与市场运作方面走出

一条新路。他觉得阎先生的讲座正是他们想要的选题。于是,他立即开始与阎崇年联系。

今天,这位年轻的编辑谈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感慨不已:“和阎先生一联系就体会到品牌的作用了。当时与阎先生联系的出版社有十余家,而且开出的条件都比中华书局好,但是阎先生还是选择了中华书局。书稿交给中华书局他更放心。”

这年十月,《正说清朝十二帝》出版并成为图书市场上的畅销书。中华书局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其后数年,《国史十六讲》、《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佛教十五题》、《明亡清兴六十年》、《于丹〈论语〉心得》、《说慈禧》等图书接踵而出。“正说历史”系列已推出十种,内容包括汉唐宋元明清诸帝、名臣及后妃,而《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发行已超过280万册。由此,中华书局这个以出版中国学术典籍而享誉学界的出版品牌开始为市井百姓知晓。

当然,中华书局今天的良好发展局面并非偶然的机缘所得,它产生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刻背景之中。多年来中华书局一直在尝试拓展、丰富已有的出版资源,这其间也走过一段弯路。在中国出版集团转制后,集团领导多次与中华书局负责人探讨发展方向,提出中华书局应该挺拔主业,在维护和发展中华书局原有品牌优势的前提下,向文史哲大众普及类图书拓展生产空间。2003年底中华书局在北大朗润园召开了“弘扬传统,重塑品牌”座谈会,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寄语中华书局要“守正出新”。袁先生的寄语给了书局同仁很大启迪。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认为,经过不断的摸索、体会,现在我们形成了共识,“守正”就是要坚持中华书局95年所积淀的品牌和传统文化整理出版的优势,把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视为立身之本;“出新”是把我们已有的丰富资源有效地拓展、转化,使之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通俗历史文化读物。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出版思路的弥足珍贵。李岩说:“我很欣慰我们终于坚定地走出了进军大众读物市场这一步,我也很庆幸我们坚持只进军传统文化大众读物市场。这两点在当时都曾引发过激烈的讨论。保守的人认为中华书局做大众读物是不务正业,搞不好要砸牌子;激进的人则认为既然做大众市场,就不要局限于传统文化,应该进军生活类、励志类和时尚类图书市场。现在看来,当时的坚定源于对品牌的信心和发展。”

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受到公众欢迎说明现代生活中存在着对于传统文化的巨大需求。以前中华书局也出版过一些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以往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更多的是向现代人灌输传统文化思想,而不是从现代人的现实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优秀的传统文化类的大众化图书完全可以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之间的一座可以来往、相互理解的虹桥。“正说历史”是呼应了人们对于被戏说历史的关注,而《于丹〈论语〉心得》则唤起了人们对于民族文化之根的向往,引导人们发现经典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

中华书局的“正说历史”系列推出后,图书市场很快出现了一批跟风之作,但是,几年下来,依然能够留在书店展台上的多是中华书局的“正说历史”图书。这就是立足传统、拓展创新的必然回报。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一向有编辑认真、校对细致的传统,大众读物类图书由于受众更广,对其质量把关更是严格。比如《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出版,编辑部对于丹的电视讲演稿进行了深层次加工,将演讲文本改编为阅读文本,并仔细核对经典引文和注释,确保对《论语》中字词的基本解释不出问题,改正了演讲中的口误,提高了图书的质量,并将《论语》全文编为附录,方便读者查阅,同时配上精美插图,装帧设计典雅大方,受到了各界好评。

几年下来,大众读物编辑室已成为中华书局最为活跃的部门,市场运作日渐成熟。现在,他们已经形成了“大家名家、焦点热点”准确定位,前者有《国史十六讲》、《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佛教十五题》、《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等,后者则有“正说”系列、《于丹〈论语〉心得》、《说慈禧》等。这些图书均是近几年国内图书市场上响亮的品牌。出版机制的创新也带动了中华书局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的出版。从2004年以来,《全明词》、《读史方舆纪要》、《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顾颉刚全集》、《黄侃文集》、《孟森著作集》、《王钟翰清史论集》、《南明史》、《何兹全文集》等图书持续推出。《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逯耀东著《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从平城到洛阳》等一批海外史学名家的著作也成功引进出版。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市场的检验,中华书局对于自己的使命有了新的认识。李岩认为,“古籍整理和学术出版重镇”的传统定义已不能完全涵括“中华书局”的品牌,他们决定将其调整为“传统文化出版重镇”。他表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华书局的出版宗旨将从“弘扬传统、服务学术”逐步递进到“传播文化”“优化生活”,成为中国乃至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商,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创新继承和弘扬尽一份心力。(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