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礼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一年级学生,初中二年级时父亲因患鼻咽癌去世,留下一堆外债和一个重病的爷爷,全家仅靠妈妈每月700元薪水艰难度日。不过,母子俩笑对命运的挑战,在社会的援助下度过难关。从此,尽力帮助别人,成为他们对社会的回赠。
忙碌的第一个大学寒假
即将
孙悦礼住的小区有个脑瘫患儿小周,和孙悦礼同龄,比他低一级。从初二开始,孙悦礼主动上门帮小周补习,一直坚持到今天。在他的帮助下,小周考上了高中。今年,小周要参加高考了,趁着寒假,孙悦礼将平时每周一次补习增加为每周两次补习。孙悦礼告诉记者,小周的英语很好,数学还要加把劲,尤其是基础题要保证抓分,这对小周高考总体成绩至关重要。
在高中时,因为“励志宣讲团”的几次宣讲活动,孙悦礼与浦东彩虹中心有了联系。这联系到现在也没中断,这个寒假里,每逢周一、周四,他都到浦东彩虹中心当志愿者,和同伴们组织社区内100多名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孙悦礼心里总是想着别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孙悦礼很认真地说:“以后有啥事需要帮忙,叫我一声。”
珍藏着两个盒子
孙悦礼的家中,珍藏着两个盒子,一个盒子装的是社会对孙家的帮助,一个盒子装的是孙悦礼父子的奖状、证书。孙悦礼的母亲杨小萍说:“这两个盒子一个装的是责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帮助我们的人;另一个装的是收获,这些年我们是这样走来的,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孙悦礼父亲患病的第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通过癌症协会和这个家庭结识,他们决定每年捐出一笔钱,来支付孙悦礼的部分学杂费用。钱虽然不多,却在最艰难的时候点亮了这个家庭的一丝希望。出版社的编辑们鼓励母子俩的信也就成了孙家盒子里的珍藏之一。
2001年9月,孙悦礼考入了上海第一所全免费中学――久隆模范中学。这是一所凭借财政及社会各界捐赠而建的特殊学校:对全体学生不取分文,还每天免费供应午饭、解决上学的路费;这里的老师补课不收一分钱,每位党员教师还“认领”一位生活困难的学生。在久隆模范中学校园里,竖立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碑铭,时刻提醒着这群沐浴社会关爱的孩子学会分享和感恩。
元宵节与外地同学一起包水饺
孙悦礼说:“爸爸去世后,我和妈妈一路走来,得到社会许多帮助。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应该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好好照顾妈妈,更多地回报社会。”
前不久,上海举行“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母子俩拨通了慈善捐款声讯电话,捐了100元钱。100元,对这个家庭来说不同寻常:妈妈每月打工挣几百元,儿子靠国家助学贷款读大学,平日在学校食堂吃饭也要精打细算。钱,固然让这个贫困家庭珍惜,但孙悦礼母子更珍惜感恩社会、帮助他人的每一个机会。儿子进久隆中学以来,妈妈杨小萍几乎每年都要将社会捐助款的一部分捐给这个“专收穷人孩子的好学校”,老师不愿收下,杨小萍就给校长写信,坚持要和儿子做爱心的“二传手”,直到学校收下;社区里每年扶贫款下发到杨小萍家,她总是拿出一部分,带着孩子送给比自己更贫困的家庭;当印尼遭遇海啸时,孙悦礼从奖学金中拿出100元,寄到慈善基金会……如今,孙悦礼家里大大小小的捐款证书有8本。
再过两天,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学校刚好开学,孙悦礼已经想好了:组织班上50多个外地同学一起包水饺、吃水饺,感受“团圆”的气氛。孙悦礼现在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班上88名同学都装在他心中。他告诉记者,班上的同学中也有不少贫困生,自己一定会注意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