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2日电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孙隆椿、武汉家政学院院长冯觉新在今天于北京召开的发展家政职业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研讨会上,与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及数十名专家学者深入讨论家政职业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后提出,重视家政学研究与普及,可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稳定的社会基础。
他们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家政学是一门研究家庭生活规律,以提高家庭生活、文化生活、伦理感情生活和社交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重视家政学研究,在全社会普及家政学知识,特别是在年轻人中提倡学习家政学,可使人们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伦理道德,改善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他们认为,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而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实践证明,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家庭关系的和谐、亲密,以及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而要培养人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家庭关系,在全社会普及家政学知识,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他们指出,我国于1911年引入家政学,1926年燕京大学成立家政系,其后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家政系,但后来家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高校中被取消,只将一些家政课程如服装、烹饪、幼教等设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政学又成为热门话题。1988年,我国成立了第一所家政专门学校――武汉家政学院,至今虽已19年,培养了万余名从事家政管理、家政研究和家庭服务的专业人才,编辑出版了500多万字的家政教育丛书,以及社会上也相继出现了各种家庭问题的研究机构,有关家庭的刊物和家政学的专著也不断问世,但仍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各级政府应把重视家政学的研究与普及提上工作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