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
调控:抑制过热 稳定大局
当去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出炉时,人们担心中国经济运行有点“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27.7%;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8.8%;人民币贷款新增1.26万亿元,超过全年预期调控目标的一半。
为有效抑制经济过热的趋势,国家在严控土地、严把市场准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4月28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这是我国自2004年10月份加息以来首次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在此后的7月5日、8月15日、11月15日,央行又三次分别上调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8月19日起,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在收回流动性的同时,加大对资金需求方的调节。
经过半年多的调控,货币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的矛盾得到明显缓和。在三季度结束时,国民经济偏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了回落,货币信贷增速实现了高位趋稳。
改革:强化服务 优化结构
2006年,银行业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服务力度,全面构建起银行业支农利农的长效机制。
银监会在全国30个省区市进行农信社改革试点;批准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逐步提高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支农深度和广度,尤其提高了对具有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银监会提出鼓励多种资本到农村设立多种形式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幅降低在农村设立银行的资本金门槛。信贷支农渠道也多方面拓宽,金融业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不断增加。2006年末,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5万亿元、增长12.5%,占银行业贷款总量的19%。农村金融稳定推进的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去年工行、中行先后在境内外成功上市,也因此受到严格的境内外市场监督,市场约束机制显著增强。
完善公司治理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在“三会一层”科学理念的引导下,国有商行逐步向现代金融企业接轨,步入差异化竞争的科学发展道路。通过一系列改革,四家上市银行的财务状况显著进步,资本充足水平已大大超出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不良贷款率降至5%以下。
创新:后来发力 成效显著
面对新的金融环境,2006年,银行业不失时机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加速提高创新水平。2006年,各国有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代客境外理财业务(QDII)等领域的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同时,央行、银监会还稳步推进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公司;与保监会对规范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等问题进行密切合作与磋商;成立了对冲基金专题研究小组。目前,银行与证券、保险合作不断深化。工行、建行、交行已开展了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
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是创新的基础。2006年,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迅猛发展。全年电子银行业务交易规模年均增长达到了120%。银监会与央行联合就信用卡发卡、清算、收单等环节的风险管理推出风险管控要求,银行卡发卡量迅速增长到目前的10.3亿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