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近年来,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速发展。有人甚至认为“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到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加速发展。对此,您怎样评价?
答: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开发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能的产业,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产业形式。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益明显。最早提倡创意产业概念的英国,到2001年全国创意产业的产值约1125亿英镑,占GDP的5%,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在美国,2001年仅创意产业中的核心版权一项,就为国民经济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24%,美国人因此断言“创意时代已经到来”;在香港特区,到2002年3月,创意产业聘用员工超过9万人,占香港总就业人口的3.7%。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我国这个从制造性向创意性发展的世界制造业加工业大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创意产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地积极推动创意性行业的发展,正建立一批创意产业基地。美国《新闻周刊》先后将北京评为“最具活力的新型文化及创意城市”和“世界风尚城市”。据统计,北京城八区有350家企业4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适宜发展成创意产业基地。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截至去年6月,上海有75家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建筑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目前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占全市GDP的7.5%,到2007年底,规划形成70至80个创意产业园区,吸引3000至5000家各种创意类企业在园区内集聚。
但是,改造几个老厂房再吸引几十、几百家创意工作室入驻,并不意味着创意产业就此诞生。实际上,形态是产业的基础,而业态才是产业的保证。培育了一种形态,真正把创意产业化,通过产业的业态更新,把创意固定下来,带动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问:在文化创意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各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不甚相同。我们应该如何发展这一产业,促进其业态的形成和不断发展?
答:第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创意企业99%以上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信息、管理经验和业务渠道,独立生存能力不强,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这些特点决定了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要通过贴息、补贴方式对初创行业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鼓励其壮大发展,降低企业注册资金、放宽年检、简化审批手续等办法降低创意性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打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第二,积极培养人才,以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人才是创意产业起飞的前提,科技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动力。目前我国发展创意产业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和氛围。其中急需两大类人才:一是既通晓创意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管理者;二是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而“氛围”则在于创立一套激励全民创意的机制及评判标准。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目前上海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
第三,加强监管,为文化创意产业保驾护航。随着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侵权、不正当竞争、不健康的思想观念等情况将越来越突出,如不能从政府的角度加强宏观调控和疏导,创意产业就有可能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整个产业的管理,仍应坚持动态管理和监控,不断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掌握产业发展的速度和特点,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待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要引入信誉评价机制。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多个领域,因此,还要加强部门间沟通、联系,经常性地比对企业信息,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真正实现优胜劣汰,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