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壮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黄元河一直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十分关心。今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民族地区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提案,而这份提案中的想法,萦绕在他脑海中已有三年多了。
2004年,黄元河委员随全国政协视察团到西藏视察,深深感受到了职业教育对于西藏的重要意义。
2006年,黄元河委员又随视察团来到了贵州。在这里,他有了新的感受。“贵州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很快,需要大量服务业工作者。可是,在酒店等处,服务人员职业素质都不高,一看就没有经过职业培训。那里的银饰等民族工艺品非常受欢迎,但是制作粗糙,对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很不利。”
于是,今年两会前夕,他写就了一份翔实的提案,并在发言中呼吁:“职业教育要有针对性。少数民族地区大量需要的是初、中级技术人才,以及环保、旅游、工艺方面的职业人才,应把当地职业教育重点放在这些方面;要高度重视职业培训,不要贪多求全,要根据岗位需求设定培训内容,真正把技能教给学生;职业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有正规职业院校固然好,但如果师资条件有限,不妨通过去相关单位实习、电视电话培训等方式进行教学,逐步争取条件、走向正规;确保职业教育经费的落实,可考虑用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的形式发放,同时健全职业教育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