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获得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第一名的《程婴救孤》,到唱响京城的《木兰诗篇》;从获得我国舞蹈界最高奖金荷花奖的《风中少林》,到巡演全国的《村官李天成》;河南省直艺术表演团体近年来精品不断,不仅接二连三在全国大赛中披金挂银,而且实现了艺术生产从投入到产出的良性循环。究其成功缘由,河南省文化厅厅长郭俊民坦言:
改革投入制度,激发创作生产积极性
河南省直艺术团体共有八家,多年来一直吃单一的财政饭,平均分配,造成剧目多年不变,老戏老演,观众不欢迎,票房无创收,有的剧团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省文化厅决心在省直演出团体首先进行全方位改革,带动全省文艺界,为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做出积极贡献。
投入是最直接的动力,省文化厅出台了河南省直艺术表演团体艺术生产经费投入意见,实施重点项目投入制,把过去偏重于向重点剧团投入转向对重点剧目投入。对《村官李天成》、《常香玉》、《木兰诗篇》等精品剧目实行重点扶持,产生了良好效果。
同时实施综合奖励机制,按照剧团的演出场次、比赛中获得的名次,以及剧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演出团体进行奖励。将过去以产前、产中投入改为产后取得经济效益投入,促使剧团多演戏、演好戏,出名演员,创名剧。
积极推行投资主体股份制,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拓宽了剧目生产的资金来源。豫剧一团以豫剧《红菊》为载体,与北京汉唐全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东方今报》等单位联营,成立“红菊”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69万元排演了《红菊》,开启了在剧目生产上多元化投入、股份制经营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效益;还采用与企业联姻方式加大对院团的投入。豫剧一团与汇通集团合作、三团同大涧工贸集团合作、省曲剧团同华兴建设监理公司合作,越调剧团同焦作市旅游局合作,增加院团资金投入,新排、复排了一批优秀剧目。
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
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开展业务练兵和考核制度,是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八家艺术院团演职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对所聘人员实行管理考核,实现了全部演职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八家艺术剧团根据剧目创作情况,对导演、舞美、角色等进行公开招聘,杨红霞、汪荃珍、贾文龙、徐俊霞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较好解决了演职员新陈代谢问题,促进了优秀人才的有效聚集。
实施责任目标管理制,打破“铁饭碗”、“大锅饭”。根据剧团创作、艺术精品建设、演出销售、安全生产、机制创新等情况,省文化厅对八家艺术表演团体评出考核等级,根据考核等级决定对剧团负责人的奖惩;并根据剧团演出工作量大小、出演场次多少,参考经济效益,拉开剧团分配档次。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
在剧团内部实施了职称评聘分离机制,省歌舞剧院等八家剧团都打破了职称终身制,按照演职人员的社会影响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拉开收入分配档次,范军、陈静等一批主创人员、主演人员的收入得到大幅提高,过去因收入问题在外谋职的人员也纷纷归队,促进了演职人员出名作、排名戏、创名角、带名团。
改革创作生产方式,提高适应市场能力
市场是检验最终产品的考场,为了不断提高剧团创作能力和水平,“借船下海”,共享艺术资源成为省直演艺界的又一改革手段。省京剧院联合中国京剧院张火丁戏剧工作室进行市场化运作,排演了《江姐》、《锁麟囊》、《梁祝》等剧目,培养了观众,提高了院团知名度。
在本省,鼓励著名演职人员成立个人工作室促进创作生产。在省直艺术表演团体中,歌舞剧院的范军,一团的范静、王惠、李金枝,三团的贾云龙等名演员都分别成立了相声、戏剧艺术工作室,他们以个人形式参股新剧目的创作和演出,调动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剧团直接面向市场,积极跟进,抓住国计民生大事促进创作生产。为讴歌时代精神,省直院团分别围绕农村教育“两免一补”、艾滋病防治、基层党组织建设、廉政建设等,相继创作了《悠悠我心》、《飘扬的红丝带》、《村官李天成》、《百姓书记》、《任长霞》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抓赛事活动促进创作生产。通过举办戏剧大赛、青年演员大赛、音乐舞蹈大赛、杂技比赛、剧本征集等活动,催生出《程婴救孤》、《常香玉》等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
2006年,河南省直八家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042场,实现演出收入近1900万元,比2005年增加600多万元,是2003年演出收入的2.5倍。其中,反映艾滋病防治与反歧视题材的《飘扬的红丝带》,在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33场,受众近50万人次;反映基层党建工作的《村官李天成》,被上海市委选定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剧目,在上海11个郊区县连演20场,实现了演出场次、演出收入双跨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随着剧团文艺精品生产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百佳文明文化经营单位、全省舞台艺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也先后落户这八家艺术表演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