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万科在深圳有个第五园,而知道万科在天津还有座水晶城的,恐怕就不那么多了。但是,从文化、历史、建筑或所谓项目开发的角度考虑,水晶城最少与第五园具有同样的价值,甚至更具研究、借鉴的意义
应该就是看到此种意义之中的价值,万科请王受之先生在为“第五园”写了《骨子里的中国情结》之后,再为水晶城写了《历史中建构未来》(东方出版社)一书,再一次为我们解读传统的价值。王受之是第五园的设计者,而对于水晶城他只是一个旁观者,因此他对水晶城的解读少了一些细致与激情却多了几分客观与更宏大的视角。
水晶城是万科在天津南城开发的一个大型居住社区,王受之先生在书中将其誉为“万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外人不觉得,但是它的意义是重大的”。这并非简单的溢美之词,王受之先生在书中就给出了让人信服的理由。首先,依照从旧城中最精彩的传统住宅区里提炼出的设计要素建设。其次,把近代工业建筑文化作为文脉的一个元素加以保护、发挥,使住宅建筑和住宅区产生有机关联。
特别是后面一点,在国内楼盘开发里,水晶城是至今做得最好的,也是水晶城超出第五园的地方。这其实体现了一种开发商对所谓文脉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史和现在并非对立或割裂的,它们都处于一个延续发展的时间体系之内,某一地的文脉也应该是从历史延续到现在的,中间不应该出现人为的区隔。水晶城作为一个地产开发项目,第一次有意识地完整保存、体现开发地的文脉,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保护,也靠有限的投入,无限地提升了项目价值,更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提供了有机生长的可能,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颠覆、破坏式发展。
如果我们把水晶城这一个例,放到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之中考量,就会发现它的出现,以至《历史构建未来》这部书的出现都是一些令人欣喜的迹象,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我们知道,上个世纪差不多是颠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世纪,各种运动几乎都以改良、粉碎传统文化为目的。而在上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也获得了一些恢复,但人们对文化和文化的应用却存在太多的误区。到了万科的第五园进而水晶城的出现,表明一些人已经在市场中找到了体现传统的正确方式,而在良好的示范效应下,我们可以预期此种正确方式将被大量应用到市场行为中,而传统也会因此获得新生。
至于《历史建构未来》这本书,它诞生于水晶城销售基本完毕的时候。因此,与其说它是一本宣传地产项目的书,不如说它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份如何应用传统文化产生效益的读本。而万科的事后出书,也体现这个企业目光的长远,和其在传统文化应用领域大展拳脚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