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德,男,53岁,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兼白芨滩防风固沙林场场长。
他是白芨滩上一个响当当的汉子。这位曾四次婉言谢绝调往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的务林人,把追求定格在绿色,把希望投向荒漠,扎根沙区二十年,走遍毛乌素沙地西南的沟沟坎坎,以治沙造林的感人业绩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多为后人留些绿阴,少给人生留下遗憾”,问及一生追求,王有德如是说。20多年来,王有德视场如家,扎根荒漠,带领群众与沙魔展开顽强拼搏,让白芨滩实现了人进沙退,林场植被覆盖率每年增加五个百分点。
担任白芨滩林场负责人21年来,他带领全体职工营造防风固沙林25.9万亩,控制流沙30多万亩,植树近3000万株,在毛乌素沙漠西南端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2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侵。昔日黄沙满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生活工作条件极为艰苦的沙地贫困林场,如今已是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5年以前,林场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人心涣散。王有德调到林场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三项改革:精简林场管理人员,压缩开支;打破“大锅饭”,实行工效工资制;充分利用土地、林木、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发展种草养畜、柳条编织以及运输等产业。这三项改革,稳定了职工队伍,增强了职工责任心,调动了职工积极性。1990年,他带领职工开展引水治沙造田,开发经济林3500亩,栽植各类树木16.8万株,沙漠变成了绿洲,这项工程解决了160多名职工就业和200多人社会就业。此后,他又带领职工创建了两个建材企业、一个苗木花卉公司,成立了添保治沙造林有限公司等。
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引水治沙造田,扩大发展沙产业,林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职工收入稳步提高。21年间,林场的固定资产由不足40万元增加到3325万元,林木资产增加6倍,达到5800万元,职工收入增加9倍,年人均收入突破1.2万元。
王有德以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气魄,吸引和留住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他将林场许多年轻人送出去学习,学成后委以重任,大多已经成为林场的骨干。多年来,他积极投身科技兴林实践,大胆探索科学治沙方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引进项目资金,先后实施了“中日(宁夏―岛根)友好林”、“日援宁夏黄河中游流域防护林”等6个治沙造林项目。
他还组织实施了中日合作的沙漠化地区农用林业实验模式研究、针枣混交节水渗灌、黄河中游防沙造林工程等项目,总结推广了“宽林带、多网格、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干旱固沙林、骨干防护林、经济林带三位一体”、“林农牧副多业并举”等多种造林治沙模式,建成了我国唯一的面积达4万亩的沙生植物采种基地。扩大推广了草方格沙障治沙、穴灌补水造林、雨季穴播造林、雨季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营养袋育苗和造林、高分子吸水剂粘根等造林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1986年以来,组织上先后拟调他到宁夏林业学校任总务科长、乡(镇)当党委书记、林业厅正处级单位一把手等,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对此,许多人都不理解,他却淡然一笑:“我是舍不得白芨滩这片洒满自己汗水的土地,舍不得与自己朝夕相处、同甘共苦过的兄弟们,他们为白芨滩付出了那么多,可他们现在生活水平还不算高,我怎么忍心离开?”王有德毅然选择了留在白芨滩,留在这环境艰苦、工作艰难的林业工作岗位上。身患十多种疾病,左眼几近失明的他,始终战斗在治沙一线。
王有德始终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处处为群众着想,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贴心人。无论职工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近十几年来,他千方百计为全场职工解决了住房、出行、饮水、用电、医疗等困难。1987年,他四处筹款,在市区盖了一幢简易住宅楼,解决了林场老工人和一线职工的住房问题。后来,又在市区盖了5幢家属楼,使林场106名职工有了新居。目前,各分场管理站的家属楼全部建成,全场5个管理站都修建了柏油路,吃上了自来水,架设了输电线路,职工全部加入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王有德对自己要求严格,清正廉明,不乱用手中的权力。1998年4月,白芨滩林场与陕西某公司签订了一份30万株的优质枣树育苗合同,但该公司送来的苗木没达到合同要求的标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来到王有德的办公室,把一个厚厚的信封塞进他的抽屉说:“王老哥,你就关照我这一次,这3万元钱是老弟的一点心意……”不等对方说完,王有德把信封扔回对方怀里:“我要的是合格的树苗,你把苗子按合同要求搞好比给我什么都强!”此后,对方还不甘心,又送了两次,每次都被他拒绝。对方只好按合同为林场赔付了10多万元的损失。
王有德先进事迹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他先后被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十佳公仆”、“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
王有德,这个将人生追求融入到治沙播绿伟大事业中的务林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塑造了一个优秀领导干部、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高尚品格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精神风貌。(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