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民勤县湖区公路旁的标语牌本报记者陈宗立摄
翻开卫星从两万米高空拍下的中国沙漠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我国河西走廊东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有一块狭长的绿洲,这就是甘肃民勤。
民勤以治沙闻名于世。许多人从上中学时就从课本里知道了民勤这个西北小县,感佩民勤人创造的“人进沙退”的壮举。可如今,因为缺水,民勤绿洲沙漠化加剧,“沙进人退”的悲剧开始上演,民勤成为了全国甚至世界的沙尘暴策源区之一和生态特级危机区。
民勤,让人牵肠挂肚。
温总理的嘱咐
“我关心甘肃,除了经济发展外,最大的就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问题。第一件事是一定不要使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说的一段话。
2001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一份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上批示:“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应提上议程”,第一次明确提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在其后近6年时间内,有关民勤的生态问题,温总理的书面批示和指示达14次之多。
罗布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东北部,曾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这个历史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的丰盈之湖,却在1972年完全干涸。罗布泊的消失,使罗布泊地区形成了死亡之海――戈壁沙漠。
“民勤不只是民勤的民勤,也不只是中国的民勤,而是世界的民勤。”民勤生态环境恶化演变,已经对兰州及甘肃中部地区、对内蒙古河套平原乃至北京和整个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将连成一片,合拢南下,具有战略地位的千里河西走廊将被沙漠拦腰截断,交通咽喉“欧亚大陆桥”将受阻;进而,北方――这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将成为沙漠的前沿,后果不堪设想……
民勤真的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吗?
沙漠孤岛
婆娑的胡杨、摇曳的红柳,水泊汪汪、草丰羊肥,这样的景象已经成为民勤人遥远的记忆。有人说,民勤就像一个不规则的楔子,由西南向东北,牢牢地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顽强地阻挡着两大沙漠在此合拢南下。而现在,民勤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抵御外界侵蚀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弱。
今年1月26日,源起于民勤的大风沙尘暴,是我国今年第一场大风沙尘暴,也是近10年来民勤沙尘暴发生时间最早的一次。沙尘暴从上午11时28分开始,持续约1个小时,最小能见度仅为600米。时隔不足一月,2月21日,沙尘暴又从民勤刮起。
曾经芦苇摇曳、野鸭成群的青土湖,民勤人引以为自豪的“母亲湖”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彻底干涸。只有湖底残留的蚌壳、贝壳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往日青土湖附近的地区被当地人叫做“湖区”,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不知内情的外地人听说“湖区”,都以为是有水的地方,殊不知,这里已经彻彻底底地变成了沙漠。近10年间,肆虐的风沙已经吞噬了民勤县几百个村庄,到处可见“沙上墙、驴上房”的惨状,风沙沿线的村民,经常是一觉睡醒来,打不开自家的门,因为门被黄沙掩埋了。
民勤绿洲面积只占全县总面积的6%,现在,这一数据还在不断缩减。2001年-2006年5年间,民勤县尚未治理的风沙口流沙向绿洲前移了15-40米。而民勤县三雷乡观测点的数据显示,2006年沙丘移动速度平均为8.64米。据全国最近一期(1998年-2003年)沙化普查监测结果显示,5年间,民勤县监测区内耕地的风蚀沙化面积增加了11035.49公顷,且荒漠化程度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发展。
面对沙漠的前移,民勤人以坚韧的毅力与大自然抗争,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民勤县薛百乡宋河村前任党支部书记、全国闻名的“治沙愚公”石述柱。大面积营造防风固沙林,形成草方格种梭梭的固沙带,这些办法对遏制沙漠的前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世界治沙界的肯定和赞誉。但面对整个生态的恶化,局部性的防治作用是很有限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勤人民完成了180万亩的人工造林草面积,已经有10万亩沙枣林;35万亩红柳、白刺处于死亡或半死亡状态。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任继东从2005年开始,5次到民勤调研,他说: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从西、北、东三面逐年对民勤绿洲不断侵蚀,已形成沙漠对绿洲的四面包围之势,仅有1条1公里宽、不足10公里长的绿色通道与地处河西走廊的武威市相连,几乎成为地地道道的沙漠孤岛。
问题的关键在于节水
民勤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历史上曾经是“湖泊涟漪、水草丰茂、可牧可渔”的绿洲。目前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仅为1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46毫米,为降水量的24倍。石羊河是唯一入境的地表径流,由于上中游人口大量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进入下游民勤的水量已由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6亿立方米减少到了目前的1.1亿立方米左右。为了解决民勤的缺水问题,2006年2月甘肃省政府启动实施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两次向民勤调水2600万立方米,让焦渴中的民勤人民看到了希望。但是,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由8条内陆河组成,其上中游也要用水,这个举措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石羊河最末端、民勤县南部,有一个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集蓄水、灌溉、防汛为一体,民勤人畜饮水靠它,农业发展也靠它。它是30万民勤人的生命之源。但是,水库蓄水逐年减少,由上世纪50年代的5亿立方米减少到目前不足1亿立方米,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前几年曾经一度干涸见底。
为了解决水的问题,民勤人民逐年打井累计10000眼左右,年开采地下水量5亿多立方米,采补严重失衡,使得地下水位普遍下降。2001年-2006年,民勤全县18个乡镇的地下水水位平均由14.3米下降到17.8米,下降3.5米。地下水位最深的已经达到40米。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曾经就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民勤生态环境问题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节水,要害在于节水》。他在文中论述说,一方面,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祁连山的雪线不断上升,石羊河流域源头来水逐年减少;另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可承载的限度,人与自然的关系突破了平衡点,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其要害是个“水”的问题。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民勤县一年要出售商品粮7.3万吨,耗水7700万立方米。就水与粮食的转换讲,从民勤调出7.3万吨商品粮,就相当于从缺水的民勤调出7700万立方米的水。此外,如果每年从黄河向民勤调水6000万立方米,国家就要补贴7200万元。而用这些钱,几乎可以把7.3万吨粮从河南粮食市场买来并运回甘肃。所以,民勤应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和农田用水,把节省下来的水资源用于恢复林木植被,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民勤最缺的就是水,所有问题的根子在于水。
专家指出,缺水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总体上也缺水,且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方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经过多年调研论证,我国政府已下决心实施“南水北调”浩大工程,将长江的水调入黄河,其东线、中线、西线工程可分别解决华北、西北缺水问题,但工程艰巨、投资巨大,解决华北缺水的东线工程尚在进行,而解决西北缺水的西线工程还有待时日,远水不能解近渴。
甘肃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曾几上几下,终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耗巨资建成了“引大入秦”工程(引青海大通河水进入兰州西北部秦王川);也是几上几下,近期又上马了“引洮(河)工程”,以解决定西为主的陇中缺水问题。有人曾建议可否将黄河水调入民勤?就是说把临近的景泰县引黄(河)二期工程(景电提水工程),向西延伸至民勤。那也要耗巨资费时日,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更需要国家大力支持。民勤县当前要做的就是节水,必须统筹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水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子。如果不是这样,民勤难保!
关井、压田、建棚、移民
近日,记者在民勤采访,到处都可以看到路边的巨幅标语牌、农家的院墙上,有这样的口号――“30万人民同唱一首歌: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关闭机井、压减耕地、兴建日光温室以及有计划地移民”。为了拯救民勤绿洲,民勤县政府制定出了关井、压田、建棚、移民四大措施。而这都是紧紧围绕“节水”所作的文章。
随着地表水逐年减少,从1952年开始,民勤群众开始打井抗旱,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至2003年全县约有万眼机井。由于地下水逐年减少,井深由几米、十几米到上百米,水质越来越差,矿化度越来越高,几乎不能饮用和浇灌。全县从2003年开始关井,至2005年,3年内已关机井587眼,规划到2010年全县关闭机井3000眼,今年计划关闭机井500眼,削减地下水开采5000立方米。截至3月20日,已关闭421眼。
按照“民勤县压减耕地规划”,2007年全县计划压减耕地8.5万亩。重点区域为农场、移民迁出区、风沙沿线和农区边缘、沙区地段的国营、机关、个体农场,采取人工封育、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自然修复等多种形式。预计5年内,将全县现有耕地由102万亩压减到62万亩,人均耕地由3亩左右压减到2.5亩左右。仅此一举,全县每年就可节约出近2亿立方米的水。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种植棉花、甘草、苜蓿、蜜瓜等节水作物。
关井和压田都牵涉到了农民最切身的利益,民勤县就此提出“户均一座温室大棚,人均一亩大田滴灌”,这样既能保证关井和压田的顺利实施,又能让农民收入稳定,并实现节水目标。民勤县收成乡兴圣村农民张前智家的日光温室种植白兰瓜和黄河蜜瓜,去年冬天以来收入两万多元。
3月20日,民勤县在文化广场上举行仪式,欢送130多名高、初中毕业生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师学院学习深造。这是民勤县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就业,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统一组织的“教育移民”活动之一。今年,民勤县计划“教育移民”3000人、投亲靠友移民1950人、政府引导移民1600人、县内收缩移民1450人,4项合计共8000人。“十一五”期间还将对湖区沿边沿沙的20个村,采取整村整社搬迁的方式,由政府统一组织向县境内收回的4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农林场内集中安置。
“关井、压田、建棚、移民”8个字,饱含着民勤人民保卫生存家园的探索和努力。
在今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甘肃代表团联名提交了一份“保住民勤绿洲,治理石羊河”的建议,要求对民勤乃至西部生态环境进行立法保护,进行综合治理。
两千多年前,苏武在民勤牧羊的时候,面对艰难困苦,在坚守与放弃之间,选择了坚守。
今天,还是在这片土地上,民勤人民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饱蘸着自己的汗水,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下绿色誓言: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