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沈阳八名大学生“收破烂”引起争议

2007-03-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苗家生 我有话说

沈阳建筑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王欣宇,原本与北京一家大型餐饮企业集团签定了就业协议,最终,他却没有启程。新年伊始,他与同学卢昊辰一起投资12万元,购买了封闭式旧物回收车,办理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在沈阳城南做起了废品收购生意。沈阳市再生资源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到目前为止,沈阳市已经有8名2006年应届大学

毕业生走入这个行业,王欣宇和卢昊辰在城南,吴明煊等3人在城北,还有3人在城东。

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向上不断“走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有人说,这是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之举,也有人说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回归理性的一种表现,更有人指出,大学生抛弃自己所学专业、过于低端就业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眼睛向下是理性选择

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幅度连续3年超过20%,在2006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7万人左右。尽管全省上下一齐努力解决了大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每年仍有30%左右的人面临着“毕业等于失业”的尴尬。沈阳市人才中心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就业难”不是供大于求,而是结构性矛盾。

统计显示:辽宁省共有14个地级市,其中,沈阳、大连两市一直是人才消费大户,吸引了求职者中的77.6%。其他各市均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尤其是阜新、朝阳、铁岭等辽宁西北部城市,更是求贤若渴。2002年,辽西北五市的省级以上贫困县中,升入大学本科的学生有8847人,同年,返回当地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仅为392人。这恰恰说明“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对的,主要症结还是人才流动不均衡。

人才流动不均衡不但体现在发达地区“赢家通吃”,而且还表现在“白领”一直占据“高地”。2004年的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出现了32个人争抢1个职位的激烈场面,省政协计划招收4人,报名者多达944人。相反,职场中的“灰领”、“蓝领”区域却倍受冷落。沈阳市职业介绍中心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曾经有一个时期,沈阳市10个需求量最大的“灰领”职业中,平均每3个职位只有一个求职者前来应聘,其中需求缺口最大的轿车维修人员,每个求职者可“坐拥”11个岗位。

为此,有关专家指出,大学生抛弃“精英”意识,眼睛向下,到大城市之外,攻克“灰领”、“蓝领”高地,是明智之举。

揣着“专业”上路更省力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优秀毕业生李鹏,2001年毕业后被推荐到沈阳生态研究所工作。为了让自己所学的知识迅速落地开花,他毅然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稳定工作,回到家乡自主创业。没有设备,他就自建灭菌锅、温室大棚,自制接种器、接种箱,6000元钱是他全部的启动资金。白天他干着比农民还重的活,晚上住在四处漏风的大棚里。辛勤耕耘终于换来丰硕成果,短短几年时间,他先后引进和培育出了十几个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并全部经过生产验证。他的7栋标准化日光温室年均纯利润可达五六万元,并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2006年被阜新市评为市级优秀实用人才,被团省委评为“辽宁省十大杰出农村青年”。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李鹏坦言大学四年的基础知识学习是自主创业的动力和底气。辽宁省02号《创业证》的申领者,沈阳建筑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常开明也有同感。他2003年毕业,先是一个人创办了室内装饰设计工作室。经过一年多的打拼,他创立了沈阳深海蓝建筑室内设计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家注册设计师、研究生、工程师等10人,技术力量和效益有了较大发展。他说,自己的“成功秘诀”在于“沿着专业去创业”。

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支持了他们的观点。目前,IT、教培企业占到“学生公司”总数的47.2%,其余企业涉及房地产、建材、服装、汽配、图书、药品、电信、中介、咨询、美容、运输等数十个行业。从事常见行业的“学生公司”目前大多数处于亏损或持平状态;而寻找到专业与市场恰当契合点的大学生,经营态势普遍较好。

沈阳市第一个申领《自主创业证》的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解洪志创办的郎为家政服务中心,由于恰当地运用了专业知识,又瞄准了良好的市场前景,现已拥有兼职教师150人,月营业额从最初的不足500元扩大到现在的20000元。

低端创业也要瞄准先进生产力

据此,有关专家建议大学生创业,最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结合。即便从事低端行业也要瞄准先进生产力。

东北大学金融专业2006年本科毕业生吴明煊曾在高级经营人才管理中心实习过几个月,可到了签合同时,他却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与另外两名同学一起选择了废旧物品回收行业。

沈阳市再生资源办公室的同志坦言,大学生们确实是看上了这一行业的潜力。

吴明煊说,在再生资源的利用上,沈阳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技术落后,每天被抛弃的废旧物已达到数百吨,每年浪费掉的再生资源数亿元,约有80%-90%的再生资源流动到外地。2007年,大学生们的回收站将不再停留在简单回收环节上,而是要创建网上废品收购加工站,与专业的废品利用企业联合,进行科学回收、深度加工,变废为宝。

日前,他们创办的沈阳市卓创废旧物资回收站门口又挂上了一块“沈阳市再生资源流动收购人员培训基地”的牌子。

在沈阳城南做废品回收生意的王欣宇也说:“我们要用全新的观念从业,改变社会对收破烂行业的印象。”为此,他们专门到市技术质量监督局购买了台秤,以便让送旧物的人对他们的秤放心。同时,他们又花4万多元买了一辆箱式货车,收旧物时,确保卫生、环保。据悉,这成为了沈阳市的第一辆封闭式旧物回收车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