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看这本书,我不会想到张国斌这么酷。在我的记忆里,这位在香港回归庆典上忙里忙外的礼宾官,这位在世界各国怀抱外交邮袋保护国家秘密的外交信使,这位在摩纳哥为上海申博做后勤的办公室主任,热情豁达,总是未
冯骥才先生为我的第一部诗集作序时说:“最好的序应是一种读后感。”我不敢说能写出个好序,但也愿谈谈读后感。
前不久,我同几百名北京的小学生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孩子们问我外交是什么,答案有很多种,但有一种是肯定对的,外交是一种对外交流。中国外交官,常常有缘见证甚至参与历史。他们首先是使者,和平和友谊的使者――带去祖国的善意,也带回世界人民的友情。
国斌是这些使者中的一个。他热诚地与往访国和驻在国人民交朋友,赢得信任和尊重,在本书中他娓娓讲述置身外交第一线的趣事,第一次透露自己在香港回归典礼彩排时因为一时紧张而出现的技术性错误,他畅酣描述在异国邂逅的高官和普通人,用心感受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喜爱。我感觉,他笔下流淌的其实也是他对祖国的爱,对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爱。
我还注意到,国斌只用短短两三句话,提及他在驻法使馆工作期间一段往事……在上海申博的关键时刻,为了工作,他离开身患绝症的妻子赶赴摩纳哥。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景令人感动。忠于祖国的信念使他在艰难中安之若素。的确,在祖国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永远追求天天向上;为了祖国,我们可以奉献一切,并为之骄傲。
祖国底蕴深厚的文明和先进文化成果,是张国斌们在异国工作不竭的力量之源,而他国丰厚历史遗产和优秀文化,也是他们求知若渴的精神食粮。爱学习的国斌懂得,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本既可丰富自己又可启迪他人的书。他描绘的香港节奏、马耳他古都的静谧、保加利亚的芳香,都生动有趣。吉布提那个用“爸爸又死了”为借口换假期的孩子令人忍俊不禁;丹麦小城奥登塞街头的红绿灯全像安徒生头像剪影,更令人心生愉悦。
思考可以使经历更有力量。国斌访问过许多博物馆。在那里,他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在维也纳,他感悟到贝多芬在喧嚣的尘世透出“刻骨冰凉”;在新德里,他钦佩用“信念与意志的精神力量”创造奇迹的圣雄甘地;在奥斯陆,挪威的文化气质令他感动;在海牙和平宫,新中国首任国际法院法官倪征燠的座位,激发了他的民族自豪;在斯德哥尔摩战舰博物馆,他呼吁学习瑞典人对文物的精心保护;在喀土穆的马赫迪博物馆,他赞叹苏丹人民反抗侵略的勇气……书中这一类内容是我特别喜欢的。
一个爱祖国、爱知识、爱为人民诚实劳动的作者、不仅自己是幸福的,而且有利于提高读者的快乐指数。花几个小时读这本小书,可能会让你高兴很久;释卷后,一旦有机会置身书中写到的地方,还会再次高兴一阵子。 《足迹:一个外交官眼中的世界》张国斌著 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