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0日,第一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施传说”榜上有名。
这意味着多年来关于西施故里究竟是诸暨还是萧山的争议尘埃落定。国务院的认定无疑为这位绝代美人颁发了出生证。西施故里“诸暨说”和“萧山说”的对垒,终于以“诸暨说”大获全胜而告终。一位诸
然而,“不争”之后又起纷争。同年10月28日,萧山举行“临浦与西施”学术研讨会,萧山人仍坚持对美人的“所有权”:坚持西施的出生地在萧山,萧山也将逐级申报“西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施故里之争尘埃乍落,硝烟又起……2007年3月下旬,记者来到了浙江省诸暨市采访。
西施究竟生于何地
阮逊和何曾武坐在记者面前,这两位西施故里“诸暨说”的得力战将此时已是沧桑满面,华发染头。
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阮逊有个别号:“西施的情人”,而他的战友、剧作家何曾武也像爱情人一样爱着西施。两位都已退休但都还在为“情人”奔忙的老人,对西施的浓情厚意老而弥坚。
28年前的那场争论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把他们拖进一个使他们的生命挥发出绚烂异彩的事业中去。
1979年,萧山教师王玮常在杭州公开出版物上发表文章:《西施出萧山》,提出西施的出生地在萧山的观点。
一石击水,波涛涌起,一场历时7年、范围涉及全国的争论由此拉开序幕:西施故里在诸暨还是在萧山?
诸暨是古越文化发祥地之一,其历史可“远溯诸虞夏周而上”,诸暨原为古诸稽国,后为商王朝所灭。
李白诗云:“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出生于春秋末越国苎萝的西施姓施名夷光,位居昭君、貂禅、杨玉环这中国四大美女之首,乃“东方维纳斯”。西施在我国无人不晓,“貌若西施”、“情人眼里出西施”、“东施效颦”等成语均与西施有关。而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歌颂西施的诗词、曲赋、戏曲、小说更是汗牛充栋,多不胜数。
西施的影响还跨出了国界。新加坡有“西施街”,韩国有“西施浦”,日本秋田象泻町每年举办“西施节”,评选西施小姐。
西施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史无定论。相传吴越相争,越败,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知“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于是选美女西施献于吴王夫差,使其沉湎酒色,荒废国政。西施以身许国,忍辱负重,终助勾践完成了灭吴复国大业。
西施出生何地?历来有“诸暨说”和“萧山说”之争,千余年来聚讼纷纭。历代主流意见支持“诸暨说”,部分学者持“萧山说”,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来斯行、清代的毛奇龄和朱彝尊等,而其中又以清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毛奇龄的观点影响最大。毛的依据则是《后汉书・郡国志》刘昭的注释:“萧山西施之所出”,但众多学者认为刘注有误,不足信。
“王玮常的依据还是毛奇龄的观点,其佐证是萧山临浦的遗迹。”阮逊说。“他的文章发表后,诸暨的陈侃章、杨士安和我们几位写文章进行反击,并查县志,到临浦寻访。当时萧山西施庙的和尚阿宝师傅向我们介绍了西施殿的来历:西施赴吴国经过临浦,在此留有遗迹,后有一年发大水,江上漂来许多木头,上刻‘西施’两字,百姓认为西施留恋临浦,要到此享受香火,就为其雕像,造西施庙。从此,临浦留下了西施殿、浴美施闸、苎萝亭等遗迹。”
由此看来,西施泛舟赴吴,萧山临浦只是第一站,她在此停舟沐浴,流连再三,方解缆登程。
争论促进了西施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岁月流逝,诸暨的西施遗迹逐渐消失,西施渐渐从人们视野里消失,而西施故里之争无形中推进了诸暨市对西施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西施故里之争引发之后,临浦想把火车站改名为西施火车站,并向铁道部提出申请,铁道部没批准。”何曾武说。“1986年,我们请中国美术学院傅维安教授在诸暨火车站创作西施塑像;同时,还刷新了浣江边王羲之所题的‘浣纱’两字的摩崖石刻。”
在不断的查资料、写文章反击对手中,阮逊和何曾武都发现,西施的史料非常丰富,何曾武是县越剧团的编剧,阮逊也长于写作,他们决定把西施搬上舞台。
1979年底,他们合作的大型越剧《西施》创作完成,1980年由县越剧团搬上舞台。
1982年,由县文化局牵头,他们又合编出版了《西施》一书,这是解放后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全面介绍西施的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们合作的大型越剧《西施与范蠡》在省里得奖,并收入《中国越剧大典》中。1994年阮逊又创作了越剧《西施断缆》,该剧晋京演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诸暨越剧团还携“西施”赴欧洲、韩国等国演出。
这场争论持续到1986年,直到姜亮夫、苏步青、陈桥驿等著名专家站出来写文章声援,肯定“诸暨说”,争论才告一段落。
世事难料,王玮常绝对想不到,他引发这场争论无形中促成了西施文化的保护,当“诸暨说”一方同他争论之时,实际上等于是他为“诸暨说”提供了丰富的契机,他同样是保护西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雄。
重修的西施殿成为诸暨民间艺术珍品馆
在西施“保卫战”中,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西施殿的设计者李战。
李战196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后任诸暨县文化局副局长,争论爆发后,他是“诸暨说”的得力干将。
但当争论进入炽热状态时,李战却悄然隐退。另一场战斗在他的统帅下打响。他不满足精神层面的口水战,他要让西施物化为人们的视觉形象――重修西施殿。
西施殿毁于抗日战争时日本飞机的轰炸。当西施殿遗址上耸起县自来水厂时,西施故里已难觅这位绝代美女的倩影。
论战中,李战、阮逊、何曾武等人经反复商议,提出重修西施殿的设想。
为此,他们不断呼吁、游说。拆除自来水厂、重修西施殿的方案报到县里,却遭到激烈的反对。于是又一场争议爆发了:一方誓死保护自来水厂,另一方要拆除自来水厂、恢复西施殿……
1986年,争论结束,重修西施殿的方案终于得到诸暨市政府的批准。
李战受命主持此项工作。重修西施殿需要大笔资金,当时县财政相当紧张,只拨了40万元。这点钱要建仿古的西施殿根本不够,怎么办?
“我当时是文化局副局长。我搞了个西施殿设计方案。”李战回顾道。“我常在农村跑,发现农村有许多珍美的民间建筑构件,能否把这些民间艺术精品收集起来当作西施殿的建筑材料?这些可都是诸暨民间文化的精华,放在西施殿上非常恰当。”
他的提议得到了批准。于是李战“以权谋公”,发动全县文化站的文化员征集民间建筑构件。
听说是为“西施娘娘”修西施殿,诸暨群众非常支持,他们把家里藏的牛腿、门窗以木柴的价格卖给文化局。两年时间,李战他们共征集到各种拼花和雕花木门窗、雕梁、牛腿、雀替、垫头、卷棚、石屋柱、石狮子、石雕花窗、石浮雕构件12000多件。
历时3年,雕梁画栋的西施殿巍峨地耸起,整个工程从设计、建设以及楹联、匾额的制作直至油漆,都由他们亲历亲为。就那么几个人和工匠们一起,就凭着这40万元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西施殿。
后来,当民间建筑构件的价格十倍百倍数百倍地疯狂飚升时,人们才蓦然惊悟,西施殿已成了诸暨民间建筑构件的集大成者,一个民间建筑构件博物馆,这是一笔巨大的艺术财富。当时的无奈之举无意中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民间艺术珍品。
申遗使“西施传说”脱离湮灭的绝境
新世纪来临后,诸暨市对西施文化的重视也日益增强。2002年,该市投资15亿元在西施出生的浣江畔重建西施故里,这既是一个旅游工程,又是一个文化保护工程。首期工程历时3年完成。
2004年,诸暨市对全市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了9个月的普查,随后将普查结果编了一本书《诸暨市民间艺术大观》。两年后的2006年又出版了《西施传说》一书。
诸暨市在西施故里物质形态的保护成绩卓著。但西施传说这一精神形态却面临危机,西施传说作为一种口头文化遗产,正在日渐萎缩,陷入濒危之境。
2005年7月22日,浙江省召开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会议,决定在9月向国务院申报全省第一批申遗项目。
诸暨市紧急行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申报。经研究,决定将“西施传说”作为申报内容,这一项目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受西施传说独特魅力的吸引,表现这一题材的作品遍及文学、戏剧、美术、影视等门类,主要内容有人物传说、地名传说、物产传说、民俗传说、神话传说等,这些传说从不同角度歌颂了西施的美丽、善良和献身精神,表达了老百姓对这种精神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诸暨市文化局蔡建东副局长介绍,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对民间习俗的保存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传统节日不再受重视,西施传说的载体日渐消失:“司马庙会”已不再举行,三江口水灯的规模日见萎缩,西施故事也鲜有人传播;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导致传说濒危,如西施和麦草扇的故事,就因为麦草扇已消失而不为人知;讲故事式的休闲环境也基本上消失;传讲故事的人因年事已高逐渐退出传播,据调查,目前能较完整地讲叙西施传说的故事手不足30人。
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诸暨市决定抓住申遗的机会,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为此,诸暨市专门成立了申遗领导小组,文化、广电等相关部门参与,并吸收了18位文史专家参加。申报材料7易其稿,完成了申报材料的起草;电视组则沿西施赴吴国经过的萧山、嘉兴、无锡、苏州等地进行沿途拍摄,制作申遗电视片。
“西施传说”作为浙江省93项申报项目中为首的项目上报国务院,2006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获准名录,“西施传说”获得批准。
据诸暨市申遗小组负责人介绍,目前,“西施传说”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自2004年开始实施十年保护计划以来,该市对民俗民间艺术进行全面普查,彻底摸清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故事篇目、传讲人才、流传区域等,并建立档案。在此基础上建立西施文化生态保护区,对西施传说的原生地实行重点保护。发展西施传说传讲队伍。开办西施民间艺术职教班,在学校开展西施传说教学活动,培养下一代故事手。西施故里在完成首期投资8亿元之后,目前二期投资7亿元工程已动工,预计2008年将完成。
据悉,今年4月18日诸暨市将举行西施文化节,届时文化部将把“中国西施文化研究中心”的牌子授予该市。
28年前爆发的西施故里之争牵动诸暨、萧山众多人的心,人们纷纷参与西施“保卫战”中,两地为此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萧山临浦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西施公园,并完善了西施遗迹,进行了一轮轮的宣传。
“临浦与西施”学术研讨会上,浙江省文化厅的一位干部提出,萧山临浦与诸暨都有西施古迹,两者应互补,资源共享,不应相互排斥。诸暨市以西施传说为内容申遗,而临浦可以以保护责任地为内容申遗。
西施故里之争实际上使诸暨、萧山两地实现双赢。争论中,两地都加强了对西施遗迹的保护,西施正在成为文化品牌,为两地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