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通常把培养、选拔官吏来源以及任用和管理官吏的制度称为“选举制度”。明代选举制度在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史上处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而《明史・选举志》就是一部影响最大的记载明代选举制度的专门文献;但其在为人们提供了明代选举制度的基本史实和发展脉络的同时,也给后人造成了不少误导。因此,对之
《考论》约42万字,是作者博士学位论文《〈明史・选举志〉与明代选举制度考论》的一部分。全书以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明史・选举志》(以下简称《志》)为底本,对《志》的全文进行了逐节、逐句的考论。主要有以下特点值得肯定。
一、钩稽史源,绳衍纠谬。《考论》首先以澄清史实为己任。初步统计,全书共考出《志》文讹误七十余处,其中史实讹误四十余处,时间讹误二十余处,人名讹误近十处。如,曾对明中后期世风吏治造成严重消极影响的“例监”究竟始于何年?《志》言“景泰元年”;《考论》则根据时人奏议和相关实例,确证其应为“景泰四年”。另外,对于《志》文表述不确者,《考论》亦予以揭明和纠正,此类情况约有百余处。如,《志》云明代“科举必由学校”。此论误导甚广,至今仍被相关论著所广泛称引。作者则以充分确凿的史实,证明应试科举者除学校生员作为主体外,尚有不少“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未入流者”和“医士”、“吏员”等非出自学校者。尤值一提的是,书中还纠正了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标点错误近三十处;而对于《志》中个别证据不足、一时难下定论者,作者则存疑待考,体现了严谨、笃实的学风。
二、寓论于考,着重于论。《考论》不仅具有严谨扎实的考据之功,而且对明代选举制度有着深邃的义理开掘。对《志》所涉每一制度、事件和现象,务求溯其源流、考其演变、论其得失、明其意义。如对“出身资格”在官员铨选中的变化,《考论》不仅总结了明初“不拘出身资格”,天顺后“重出身资格”,嘉靖后“独重进士资格”的变化过程;而且揭示了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官源的供大于求、进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其在国家政权中所处的优势地位以及为维护该地位而对非进士出身官员的排斥,是其直接原因;而君主专制官僚体制则是其根本原因”。另外,《考论》对府州县卫所儒学、提学、武学、荐举、廷推、保举、武举、文官荫叙、考满、考察等制度,也都在考察其流变和揭示其特点、实质及其现实启示中,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明代乃至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而且也为现实相关方面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钩沉索隐,明其原委。叙事简练原是《明史》的一个突出优点,但也正因如此,《志》文也多有语焉不详甚至重要制度缺载之处。出乎此,《考论》亦将补充《志》文缺略作为要务。据粗略统计,《考论》补充并论述相关重要史实达二千余条,其中属补漏者达千余条。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善于采用计量统计的方法补《志》之缺漏。如,关于明代外国官生来华留学情况,《志》仅有少量记载,《考论》则尽搜相关史料,编成了《明代外国官生来华留学情况统计》一表加以补充,并在指出《志》文讹误的同时,揭示有明一代外国官生来华留学的特点。类似表格全书共有15个,分别对儒学设置,历科武举、会试、殿试、进士数、庶吉士名数及其入阁名数等作了统计分析。
该书的问世,不仅为学界提供了一个迄今该《志》最为完善的文本,为人们正确使用该《志》提供了便利,更将明代选举制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考论》一书同样也给人们留下了缺憾,如洪武至成化间实行的民众乞留官员制度,是明代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古代颇具特色,而且对现实也很有借鉴意义;《考论》在自序中虽已指出《志》文缺载此制的不足,但可惜仍未能对此做出相应补充和论述。又如,对有些具有重大意义问题的探讨还处于澄清史实的阶段,仍留下很大的发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