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有这样一所本科院校,靠二十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以百名教授为主干的人才高地,向社会输送了两万多名应用型人才,这就是淮海工学院。对于一所年轻的普通高校,能在经济洼地建起人才的绿洲,其背后究竟凝聚着怎样的心智?其人才效能对经济洼地的隆起究竟有多大作用?
校园和谐形成高层次人才团队
据淮海工学院党委书记刘健介绍,学校初建时期是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最为艰苦的时期,但是却汇聚了一批具有理想和献身精神的教师,他们中有的是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年轻教师,也有的是血气方刚的大学毕业生。在2005年建校二十周年的时候,这批人刚巧108人,刘健笑称其为“一百零八将”。如今,这批人已成为学校的中坚,他们一干就是二十年,把青春、智慧和汗水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其间他们有许多远走高飞的机会,也有不少脱离艰苦境地的理由,但他们却固守在这里,童志伟就是其中一位。从淮海工学院毕业后,他留学日本获得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又重返母校。面对记者的疑惑,他说,淮海工学院难能可贵的是奋发创业的精神与团结和谐的氛围,对渴望一展身手发挥才智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最近几年,该校高级职称和硕士研究生以上的教师人数以平均每年40人左右的速度递增,推动着学校的发展。“待遇固然很重要,但学校良好的软环境是稳定人才的根本。”院长晏维龙道出了人才汇聚的真经。
效能释放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引擎
淮海工学院是连云港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地方政府很多经济建设难题都寄希望于该校。据了解,淮海工学院拥有与地区经济联系密切的海洋技术、生物技术、水产养殖学等诸多专业的高级职称科研人员近500人。他们除了将自己知识的光和热引入到学生身上,传递到社会岗位,还与地区科研机构、厂矿企业甚至渔民、百姓相对接。“产学研”让淮海工学院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该院海洋水产研究所的阎斌伦教授在全国首次攻克了“河蟹秋冬季人工育苗技术”的科研项目,并在江苏省乃至全国沿海迅速推广和应用。初步估计,仅苏北沿海、沿江地区从这一技术成果的推广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超过10亿元。
最近,连云港市的许多知名企业与淮海工学院相关专业教授签订了合作协议。该校的实验室向企业开放,学生也可以进入实验室向企业科技人员学习。同时该校与当地科技局共建了“连云港现代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连云港生物海洋技术工程中心”,与江苏田湾核电站建立核电文献中心,这样就使“产学研”得以最广泛的链接和应用。
吃苦耐劳扎根经济洼地
淮海工学院肩负着为江苏苏北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天职和使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据该校毕业生跟踪调查,扎根苏北地区的淮海工学院各类毕业生近2万人。二十年的人才铺设为其赢取了良好声誉。用人单位对淮海工学院毕业生的普遍评价都是“上手快、后劲足”和“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等。
“在基层,一年感觉苦,二年感觉实在,三年就来成就感。”已在连云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三年的唐辉说。近年来,该校主动请缨去基层、去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更加多了起来。该校心理服务中心对这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这些学生并不是在赶“潮流”,而是认为这样的选择有利于个人成长。刚踏上基层岗位的毕业生徐敏锋说:“在基层工作就是如何面对更复杂、更困难、更实际的问题,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诱惑和挑战,我愿意尝试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