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日本“千年古都”。1200多年前,日本遣唐使就从这里出发前往中国,把中日古代文化交流推向高潮。13日,正在日本访问的温家宝总理来到京都,走进普通民众中间。
岚山谒诗碑
岚山位于京都西郊。88年前,正在日本留学的周恩来决定回国投身革命,周恩来两度途经岚山,留下了寓
13日下午,温总理来到岚山公园。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理事长中田庆雄和吉村孙三郎的女儿、89岁高龄的吉村启子在诗碑前迎候温总理。温总理握住吉村启子的手,动情地说:“您和我的母亲同龄。您父亲提议建造的这块诗碑是中日人民共同的诗碑。”和父亲一样致力于中日友好的吉村启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温总理向诗碑敬献了鲜花,并细观诗碑。温总理对记者说:“周恩来总理是中日友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们怀念周总理,就是要把中日友好事业推向前进。我相信,中日关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中日友好之花一定会更加娇妍。”
农家话家和
在京都市西北郊,温总理与当地农民长滨义和一家聊起了家常。
农家院内,主人正在栽种西红柿苗。温总理说,我同你一起种,随即拿起锄头干起来。温总理栽下两棵西红柿苗。“我干得标准吗?”“很标准。我祝愿它们早早长大。”“你的农具和我们中国的差不多,这个叫三齿。这个像锄头,中国的锄头比这个重。”
长滨一家是典型的日本农民家庭,三代同堂。听说长滨父亲已届80高龄,温总理送给长滨一家中国陶艺品留作纪念,上面写着“一家之计在于和,家和万事兴”。温总理祝长滨老先生健康长寿,阖家和睦,并引申说,中日两国人民也应该和睦相处。主人频频点头。
校园里的对话
立命馆大学衣笠校区坐落于京都北部,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与中国渊源深厚的学府。中国在日本设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就建在该校。
文学系学生梅田知里提出,应该加强对中日两国青年人情况的报道。温总理说,“你讲得非常重要,中日友好的未来在青年人身上,友好合作也在青年人身上。应该大规模开展青少年的交流活动”。文学系森本隼裕问,听说中国农村有些小孩上不了学。温总理说,你说的情况的确存在,介绍了一些助学措施,并深情地说:“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是我最大的心愿!”法学研究生相泽拓也想到中国当奥运会志愿者。温总理让相泽和中国驻日使馆联系。“因为你来,日本游客一定会增加。”温总理幽默的话语引来同学们会意的笑声。交流结束后,温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立命馆大学捐赠了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并正式宣布邀请100名立命馆大学学生访问中国。
温家宝总理的京都之行,在京都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史上,添了一段新的佳话。(新华社日本京都4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