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刚是我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去年11月,他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今年2月1日,海军派专机从大连接方永刚到北京治疗,人们冒着严寒纷纷赶来为他送行,医院的走廊和道路的两旁
二十多年来,方永刚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如饥似渴,锲而不舍。他不止一次地说,有科学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我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方永刚讲自己有两个生日,一个是出生的日子,一个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日子。因为党的好政策取消了家庭成分的影响,使他得以考上大学、入伍入党;是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使他得以从一个农家子弟读到博士、当上教授。党的创新理论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方永刚的命运。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方永刚对创新理论从感恩、热爱到追求、信仰,经历了三次人生选择。在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四年里,他把报恩之情化作学习动力,刻苦攻读中国近现代史,深刻认识到,封建的旧中国积贫积弱,洋务运动想从实业方面挽救中国没有成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想从制度方面挽救中国没有成功,唯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才彻底改变了中国命运。由此,他对党的理论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1985年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当了一名军校政治理论教员。来到学院教了两年党史、国际共运史等课程后,为了专心学习研究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好地关注现实问题,他作出了第二次选择,主动申请调到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上世纪90年代初,他又一次面临选择。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挫折,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摆在了理论工作者面前,而就在这个时候,母亲去世,父亲重病,6个兄弟姐妹都需要接济,家庭困难很现实地摆在了方永刚面前。是继续钟爱的理论研究事业,还是转业下海经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方永刚最终选择留了下来,从此把事业的坐标牢牢锁定在创新理论教学研究上。
方永刚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视使命重于生命的精神更是令人感动。去年3月,我院承担了轮训1500名基层政工干部的任务。教研室领导发现方永刚经常腹部疼痛,就让他休息一段时间。但他算了这么一笔账:1500名基层政工干部的身后,是1500个基层舰连!给他们讲课,相当于给10余万人讲课,这是多么可观的讲课效益啊!他主动请战,把《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基层建设的新要求》的授课任务接了过去。他认真设计教案,数易讲稿,十多次试讲,推出了一堂精品课,一直坚持到10月份培训班结束才住院。一位学员在感动之余写了这样一首诗赞扬他:“困难挡不住你坚定的脚步,病魔拦不住你澎湃的激情。你人如其名,永远刚强;你一介书生,却是铮铮铁汉!”
方永刚的成长历程表明,忠诚于党的创新理论,真学是基础,真信是核心,真用是关键。向方永刚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目前,一个“学习方永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热潮正在我院兴起。我们要培养更多像方永刚这样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高尚师德师风的优秀教员,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造就一大批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为锻造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