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关村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试验田,更是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摇篮与发源地。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中关村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缩影,经历了无数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作为严肃而负责任的记录者,凌志军先生给我们提供了这部大气而恢宏的作品,为所有关注中关村
、关注中国改革进程的人提供了一幅壮丽、真实的画卷。――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
中关村,一个汇集了太多的变革与跃迁、冲击与包容、坚韧与轻狂、灵感与梦想的地方。当大洋两岸不同风格的创业理念和不同背景的创业人群,在这个原本只是北京西郊一隅的地方交汇、融合,当一代代新技术、新模式和新IT人在短短十几年间制造出无数激动人心的起伏跌宕,很少有人能够像凌志军那样从容、缜密地绘制出中关村的大幅图景。应当说,本书为梳理中关村的发展脉络,揭示IT人的创业历程,解析中西方企业文化的融汇规律做了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
它不仅是中关村高科技创业历史的写照,更是中国觉醒和崛起的缩影。凌志军以犀利流畅的笔锋,独特、深邃的洞察力和抽象力,给中国和世界奉献了又一笔精神财富。――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
“就历史来说,中关村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这个国家打碎了精神枷锁,战胜了饥饿,又让自己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制造车间’。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它急切地渴望拿下新技术的高地,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这是新一代人的梦想,激励着整个国家再接再厉,进而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话题。中关村之所以值得注意,就因为它是这条道路上的先行者。它的迄今为止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是因为它改变了自己。”在凌志军的新作《中国的新革命:从1980~2006年,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作者这样写道。
作者力图从中关村的历史,描绘中国社会近30年来发展波澜壮阔的画卷。作者是从“细部”开始他的讲述的――“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和他发起的“蓝色小屋”服务部――并迅速将故事导入紧张的情绪中:上世纪80年代,“不安分”的科学才俊不安于现状,与旧有科研体制发生的严重“对立”,由此引发了一个国家科学政策和科学体制的改变。面对这样宏大的主题,很多人或许会等待作者给出一个慷慨激昂的结论,但凌志军却始终遵从新闻记者的职业习惯,寻找着一个个细节透露出的蛛丝马迹。而这样的细节,甚至是那些阴差阳错的巧合,改变着事件发展的方向。客观的历史往往比人为加工的文学作品更加精彩,因为,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欣赏,更是思考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中国的新革命》首先讲的是人的命运。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会花费3年的时间,采访了300多个人物。这些人物中,有些是政府官员,有些是企业精英,有些则是被历史渐渐忘却的关键人物。他们中有的功成名就,有的翻身落马,有的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同“中关村”有着太多的牵扯和爱恨情仇。
对于在这样一部历史大戏中的人物,作者显然不愿作出孰是孰非这样的简单评判。比如,发生在陈春先和他的领导管惟炎之间的争论,使两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者总是将读者带回到历史现场,寻找他们作出各自价值判断的依据,体会他们的无奈与困境。此时,个人的功与过、是与非,已经成为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在不知不觉中,作者的眼光,已经跳出人物个体的小圈子,而是将人物的沉浮,化作对整个社会的理性思考。正是一个个人物命运的改变,汇集在一起,表现出整个国家命运的改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关村,能够成为近30年来中国的缩影。因为,它在创新之路上蹒跚而行,穿行于阳光与云影之间,一个个或明智或愚蠢的行为,反映了在摸索前行的道路上,真实的生存状态。唯其曲折,更赋予了《中国的新革命》一书厚重的历史纵深感。在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创新的革命,无论是技术的创新还是体制的创新,归根结蒂是观念的创新。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舞台上如此,生活中亦然。中关村,成就了许多后来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时至今日,在创业园,仍然有38家公司挤在一个房间内的故事在上演。每个人在努力改变自身境遇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凌志军说,他在这里看到的是智慧、激情、勇气,看到压力和不确定性,看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或许蕴含了中国在走向崛起过程中的全部奥秘。
《中国的新革命》凌志军著 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