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是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也是著名的国际会议城市。根据联合国的有关规定,联合国的绝大多数文件都要被翻译成英、法、西、俄、阿拉伯和中文等六种联合国正式语言。中文文件的翻译工作自然落在中文科中国笔译和打字员身上。除联合国秘书处外,许多联合国直属机构,如世卫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电信联
联合国翻译系统的翻译分笔译和口译。日内瓦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有一个会议事务司,口译为一个单独的部门,笔译则归到语言处。语言处设六个联合国正式语言科。此外,与语言处平行的还有相应文字的打字科,中文打字员有十余名。据中文科的翻译们介绍,早期联合国的中文翻译以海外华人、华侨为主,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来自中国大陆的专业翻译人员逐渐增加。随着老一代翻译人员逐渐退休,以及联合国人员冻结招聘,从2005年开始,中文科的全部翻译人员均来自中国大陆。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人将出国工作视为绝对的“美差”。出国人员不仅可以挣外汇,了解国外社会,每年还有“四大件指标”,较之国内同事,还是相当富裕的。当时,到联合国工作的中文翻译主要是由外交部选派和推荐。从90年代开始,中国与国际接轨,在联合国和国际组织工作的中国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人”。他们的工资收入有很大提高,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中国国际职员都置办了房产,有的已经盖起了第二套别墅,生活过得相当不错。
中文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中国代表团。随着中国外交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所有的中国外交人员都能熟练地使用英文,因此,真正需要中文文件的外交官并不多。由于几乎所有的联合国文件都有英文,联合国英文科的规模比较小。西班牙语是拉丁美洲的主要语言,涉及的国家数量多,因此,西班牙科人数最多;其次是俄语科;法语科与中文科人数大致持平;阿拉伯语科规模略小一些。
中文科译员的工作量是按照英文计算。一般来说,每名翻译人员一天的工作量为1850个英文字,平均日翻译5页A4纸。如果遇到紧急事件,工作量会增加。译员的年龄、工作经历、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尽相同。中文科的工作分配一般是根据每名译员的特长和能力进行大致的分工,如按照经贸、人权、国际法、裁军、气候变化与荒漠化等几个领域分“翻译组”。
在一般人印象中,翻译就是在电脑上将一种文字翻译成另外一种文字而已。实际上,中文科译员的工作方式分成四种:一种是“手译”,就是直接用笔在纸上翻译,遇到比较短或比较紧急的文件,“手译”应对起来方便、快捷,但目前已很少使用这种“原始”的方式;第二种是“听打”,译员用录音机将翻译好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将磁带交给中文打字员打出,经译员校对定稿后,再由打字员打印出来定稿;第三种是“语音识别”,即译员通过电脑语音识别系统,直接对着话筒“口译”,直接在电脑上完成翻译。这种方式需要译员与语音识别系统“亲密接触”,让系统熟悉译员的口音。第四种是“敲键盘”,就是利用各种软件系统在电脑上翻译,最后送由中文打字科形成规范化的文件。为保证翻译质量,各语言科都由资深的译员担任审校。对审校的译文一般还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用红笔在纸上改。
作为一名合格的联合国译员需要什么样的素质?一些在翻译行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老翻译认为,首先要对母语有较高的造诣,其次是对外语驾轻就熟,第三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三方面缺一不可。联合国没有人检查和督促翻译们的工作,最后文件的使用者是最终的“审核人员”。
和联合国的翻译们接触中记者感觉到,不论是工作年头比较长的“老国际职员”,还是刚到国外不久的年轻人,他们的“中国感”非常强。按照联合国的规定,每两年可以支付一次国际职员回国休假费用,但难以割舍的亲情和正宗中国美食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许多中国职员每年都要回国探亲访友,品尝久违的美食。联合国译员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大致相当于当地的中等偏高收入水平。作为联合国职员,他们购物可以享受免税的优惠,单位负责工作人员及配偶和其子女的医疗保险,子女读书还可以报销75%的费用。
作为长期在海外工作的华人,最不会忘记的是家乡,最难的是乡愁。他们组织了“联合国中文书会”,建起中文图书馆,只要缴纳少许会费就可以在此借阅各种图书、杂志、录像带和DVD影碟。许多职员回国休假总要帮图书馆带回一些国内新出版的书刊。中文书会还不定期在联合国组织中国书画展、摄影展,弘扬中华文化。为了让从小在国外生活的第二代传承中华文化,上世纪90年代初,几名中文科的翻译自发地组织了一所“家庭中文学校”,将家里的客厅作为学习场所。后经与日内瓦教育部门多次协商,才在一所中学“借”到教室。如今,日内瓦中文学校不仅有中国籍的孩子,也吸引了大量当地华人、华侨和瑞士人的子女来学习中文。每当孩子们在中文学校学习时,父母们便聚在一起打球、聊天,交流信息,其乐融融。此外,在日内瓦举行的一些大型庆祝活动中,经常能够看到中文学校孩子们的身影。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文学校还组织联欢晚会和文艺演出。中文科的文学爱好者在1997年创办了《文荟》文学期刊,作者包括世界各地国际组织中国职员,甚至海外华人、华侨也踊跃投稿,现在的《文荟》已经全面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