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以为,和谐只是一种理念,距离我们的实践还很远;和谐只是一种理想,距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和谐只是别人的事情,不清楚自己该为和谐做些什么、怎么做。看完由北京市政法委制作的八集电视系列片《为了首都的和谐》,在收获感动的同时,这些误解一一被澄清,我想到了这样几个关键词:人性化、责任、共建、特色。
其中最为感人的一个关键词是人性化。丰台区法院法官孙茹贤为克服与聋哑当事人交流上的困难,利用业余时间专门到聋哑学校学手语,当事人亲切地叫她“孙姐”,说她尊重聋哑人的人格而不是看不起他们。法院举一反三,开设了聋哑当事人接待窗口和残疾人优先接待窗口,残疾人窗口要比普通窗口低一大截,是为了方便残疾当事人可以坐着与法官交流。在很多法院,设立了触摸屏、当事人休息厅、等候室。为解决郊区农民打官司难的问题,法院建立了远程立案系统,偏远地区的农民通过信息网络、电子签章,就可以打官司,省却了来回奔波的烦恼。在北京第一个农民工法律工作站的帮助下,河北唐县农民耿士京等60多人拿到了在京打工应得的10万元工资。为青少年、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让这些弱势群体相信法律,不再感到孤立无援。杜宝良事件发生后,全社会开展了怎样守法和怎样人性化执法的大讨论,首都交警自觉从社会舆论中接受监督,检查执法缺陷,提出人性化执法、人性化服务的目标。人们看到马路上多了温馨提示语,路标上的出入口有了编号,京广桥路面塌陷时人们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手机短信,中非论坛会议期间有了交通预报。义达里社区骑三轮收废品的外乡人戴上红袖章,参与小区的社会治安,使这些外地人有了归属感。监狱电视台“回家看看”节目组去犯人家中录像,把节目带回去让他们观看,用家、用亲情来感化服刑人员。中秋节,为监狱服刑人员提供家人团聚的机会,为劳教青少年举办中秋烛光晚会,教他们吟诵《游子吟》和演唱《烛光里的妈妈》。监外执行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司法人员从为他们办户口、为生活困难的办低保、为做小生意的办营业执照等实事入手,关心他们的生活,预防重新犯罪。据统计,北京社区服刑人员有11523名,已解除矫正的6115名,重新犯罪率在0.6%以下,这真的是一个奇迹。当我们从一个司法干部口中听到她引用歌德的名言:“不管是惩罚人还是关爱人,毕竟要把人当人看”的时候,我们不禁要向所有人性化执法、人性化服务的政法干警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责任。这是政法干警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和谐的基础是稳定,和谐的前提是安全。为了首都的社会稳定、生活有序,公安部门在街道、居民小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各单位编织了四张大网,依靠各种高科技手段实现了整体防控、精确指导和精确打击,在第一时间打击犯罪,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科技的力量,也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所在。电影《法官妈妈》的原型、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挽救了大量失足少年,他们中有不少人考上大学,甚至出国留学。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在工作中努力追求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办案境界,10多年来,公正、高效地审理了民、商事案件1200多件,其中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300多件。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她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职责。还有社区民警贾银虎、检察官方工、律师佟丽华,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着一个政法工作者的崇高职责。
共建。和谐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谐要靠你靠我靠大家。首都的红袖章就是参与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北京的红袖章有60万人左右,遇有重大活动,这些戴着红袖章的大爷、大妈们纷纷走上街头,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他们年老体弱,但他们有时间有责任心,红袖章一戴,对罪犯就有威慑作用。义达里小区16年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特色。红袖章是中国特色,人民调解员制度也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有人类就有矛盾,但有矛盾不见得都要打官司。人民调解员制度就是要抓早、抓小,解决矛盾于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它是东方和合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解决农村群体上访、越级上访难题,实现当事人庭外和解、化干戈为玉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西方社会高度评价。
当太阳每天升起的时候,我们要向两类人表达感恩的心:一是军人,他们时时刻刻保卫着国家的安全;二是政法干警,他们全方位守护了我们身边的和谐。为了首都的和谐,政法干警们付出了很多很多,其中有汗水也有鲜血。宋鱼水、佟丽华、方工等几个英雄人物只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更多的人则是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这才有了马路上的和谐、邻里间的和谐、小区里的和谐甚至高墙内的和谐。他们的存在,让我们享受了和谐;他们的付出,让我们反思:自己该为首都的和谐做点什么?
在首都和谐的大乐章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和谐音符。这就是电视片《为了首都的和谐》带给观众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