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立大学生基层就业长效机制

2007-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我有话说

“光明日报近期推出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分子――高校毕业生创业在基层’栏目,对于正在寻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好比是‘及时雨’,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农村以及自我价值在农村的实现。”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开门见山地说,“‘栏目’起到了激励和导向作用。首先为已经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的大学生,提供

了展示风采的舞台,知识分子在基层大有可为;其次是告诉正在寻找工作的大学生,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从农村发展来说,最迫切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的人才。”

朱永新话锋一转,“这组报道展示的都是新农村建设中知识分子的佼佼者,但这些典型在全国还不是很多。透过报道的背后,我们要看到大学生在农村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和问题,思考如何更好地形成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四难”。第一是“下水管道”不通畅,基层到底需要多少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人才信息很难得到;第二,“待遇低”也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比如做教师,在农村和在城里收入差几倍;第三个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下去以后再上来”的机制;第四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到基层去,生存的空间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这“四难”的解决,关键都“卡”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

农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从硬件到软件,从师资到质量,都有非常大的差距。而如何让最优秀的教师能够到农村,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最重要的环节。这次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师范生免费培养。国家免费培养的大学生怎样到农村,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国家有意识地在基层定岗位,在西部、农村最需要的地方定国家的岗位,国家给发工资,这样能够有基本的社会保证。教师也好,医生也好,包括村官,都可以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采用国家岗位这样的方式。当然这个保证也带来了连锁的问题,就是大学生下去以后工资就有两千甚至三千元,跟当地的职工比起来就高很多了,这个反差怎么解决?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解决整个基层工作的待遇问题,要缩小农村和城市收入的差距。

第二个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最害怕的是“下去以后永远上不来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大学生永远像过去一样“扎根农村一辈子”,因此就要有一个服务机制。以教师为例,建议国立师范大学和每个省选择一所师范大学实施免费教育,吸引最优秀的贫困学生来报考,毕业以后到农村去服务,服务四到六年以后,20%以上免试保送研究生,20%以上送到国外继续深造,40%左右在公务员和外资企业以及比较好的单位招工和招考的时候优先推荐录取。愿意留在农村的,给予更高的待遇,整个机制和流程都很清楚。这样确保源源不断的、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到农村,到边远地区,到最基层。

但是,我们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不能轻易地让大学生下基层。很多大学生没有处理问题的经验,到了基层,可能他的能力、视野、适应性都有局限,这也是我们推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从农村基层最需要的岗位认真梳理,梳理出以后,可以采取国家定向培养。比如说现在农村最缺医生,可以在医学院里重点培养甚至免费培养,毕业后先到城市医院工作两年,然后再下到农村服务。采取这样的方式可能更符合我们的实际,也更对农村基层的发展有利。

另外,大学生下基层工作更需要具备开拓和创新精神,具有创业能力。今年3月21日《光明日报》报道的《凤阳:“大包干”故乡成大学生创业热土》中,王中华等3位大学生的成功创业,不仅带动20多名大学生投身小岗创业,更带动了50多户当地村民投入双孢蘑菇种植,这是非常好的典型。关键是高校怎样教给大学生就业的本领,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以面对生产实际的理工科的为主,和经济产业结构尽量吻合。解决了这个结构性的矛盾,大学生在基层工作中就真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带头致富。同时倡导创业的概念,开设创业课程,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尝试性创业;国家给大学生下基层创业提供最大的支持,包括资金、税务、工商等配套扶持和奖励政策,使创业成为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一个新“风向标”。

最后,呼吁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现在很多大企业的信息比较充分,但是来自基层的用人信息很少。这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把基层需要人才的信息,及时地通过国家信息平台,传递给毕业生和高校。同时建议改革大学生就业统计,由现在的每年7月延至12月底。给学生半年时间,可以多到基层了解情况,理性思考并作出选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