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跨越(电视报告文学)

2007-05-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胜友 我有话说

张胜友  1948年生,福建人。创作《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等报告文学集12部,《十年潮》、《历史的抉择》等影视政论片30余部。《闽西石榴红》、《飞向联合国总部的神奇石块》、《潮涌浦东》等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课本。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得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

(一)

    1984年2月8日。

群山翘盼,海不扬波。厦门“鹭江号”轮承载着历史的重托,轻缓地犁开如雪的浪花环鼓浪屿行驶――她注定要见证史家们将大书特书的创造奇迹的一幕!

伟人永远站在时代的潮头。八十高龄的邓小平一路仆仆风尘从深圳、珠海走来,第一次踏上厦门这片热土。他老人家年轻的思绪飞越历史的峰岚:“要把整个厦门搞成特区……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可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正是在厦门,邓小平意味深长地挥毫写下了著名的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二)

“更快更好”――毋庸置疑,开拓创新是关键。

遵循邓小平关于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要“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教导,多少人间奇迹在这片土地上应运而生。

1981年10月15日,伴随湖里工业区2.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第一声开工炮响,掀开了改变厦门命运的崭新一页。“杀出一条血路来”――既悲壮也无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遭遇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资金:中央只给了5000万元。

万里快言快语:“没有机场,你们办什么特区?”

天上不会掉馅饼。拓荒者们大胆探索:借钱办特区!

机场,向科威特贷款;港口,向世界银行借钱;通讯,向日本融资;湖里工业区建设,向香港中银集团筹集……集中有限资金“筑巢引凤”,一时间,基础设施工程全面铺开。

(三)

显而易见,办特区就是为了创新,为改革开放争当排头兵。

谋划需要大智慧,行动需要大勇气,冲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旧模式,努力为全国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子。

1988年1月,国营工业企业率先在全国实行税利分流,降低所得税,取消调节税,改税前还贷为税后还贷。

1988年,率先在全国试行政府机构改革,撤消物资、农业、轻工、建工、化工、电子、机械冶金和水利水电等八大局,成建制转为企业。

1998年6月,厦门港在全国率先改革实施政企分开。

1998年9月,成立全国首家民办职业乐团厦门爱乐交响乐团,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先行探索。

1998年11月经审议认定,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厦门最早提出建设中国保税区构想(象屿保税区、生产资料保税市场、保税工厂、保税仓库相继建成),成为“特区中的特区”……

与此同时,外汇调剂、离岸金融、咨询评估、信托、租赁、投资、期货、证券等一个个新经济增长点如雨后野蘑菇般疯长……

厦门特区人始终牢记邓小平“胆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的教诲,敢想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

(四)

“更快更好”――毋庸置疑,速度效益是根本。

创办厦门经济特区之初,即确立了“以港立市,港口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提出要搞大港口、大交通、大腹地。

港口是厦门最重要的资源。数十公里长的天然深水岸线,可吸纳五大洲四大洋10万吨级轮船前来靠泊,高标准建造的东渡港与海沧港,正跻身于中国大陆十大港口之列。

构建立体交通网。厦门国际机场已成为中国东部的主要航空枢纽,密如蛛网的60多条国内外航线相继开通,客、货运输量快速跃居中国空港前列。

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纵横交错,直接贯通广东、江西、湖南、浙江及周边省份,并连接起中国大陆南北运输干线,厦门经济特区腹地不断向广阔内陆延伸。

(五)

注重效益,注重质量。厦门经济特区一直坚持以工业为主、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的“一主三型”产业发展方向。

A电器、翔鹭化纤、柯达胶卷、戴尔电脑、通用、波音、沃尔玛等一批跨国大公司相继前来厦门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6家在厦门投资创办起64个项目。

大力引进光电子、软件、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从而跨越式实现了劳动密集型――技术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这样不断升级换代的高效益发展。

(六)

厦门经济特区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准,声名日隆的“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已然成为国际资本同中国大陆经济对接、世界观察中国投资方向和投资政策的不可替代的亮丽窗口。

与此同时,一批自主创办的工程技术中心、产业产品检测中心,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留学生创业园、高科技孵化园等相继诞生,研究开发出了一批专利技术、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

厦门经济特区,抓住机遇抢占先机插上了科技与知识的双翼,在浩瀚的东海之滨美丽地翱翔……

(七)

“更快更好”――毋庸置疑,协调发展是目标。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十分强调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始终以改革统揽全局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这是一个在厦门传为佳话的故事:白鹭女神像边,一群老外流连于湖光山色间,并不时翘起大拇指啧啧赞叹……这是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国际海事组织官员专程来厦考察??湖。昔日污染严重、水体恶化、鱼虾绝迹、蚊蝇滋生的死湖、臭湖,经过特区政府综合治理,已成一处“海在城中、城在海上”的厦门“绿色心脏”……考察官员们同声赞誉:“在国际环境保护方面有极大的示范作用!”

(八)

    改革的立足点:以人为本。改革的成本尽量不让人民群众承担。改革的成果最大限度让人民群众分享。

最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厦门经济特区成功实施了“金包银”示范工程:在征用土地过程中,让失地农民同时获得住房、出租房及商用店面,并提供养老保险、免费组织职业培训,从而实现生产方式顺利转型,确保农民变市民:“就业非农化、居住社区化、农村城镇化。”

在厦门特区,尤其值得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们潜心探究并大笔书写的是:“征地难”变成“征地乐”,经济建设“让百姓得到了实惠,让发展体现了和谐”。

(九)

    协调发展,不仅仅只停留在口号上。

在厦门特区,为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最先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外来务工人员,最早制定最低工资制度;规划修建环岛路,将最美丽的蓝天、大、沙滩预留给市民作观赏公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居全国领先水准……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互为促进,社会事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经济成就又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十)

路漫漫其修远兮……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路子对头,推进有序。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年终于走出了一条:经济开放型――速度效益型――资源低耗型――科技先导型――发展环保型――社会温馨型――区域协调型这样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十一)

“更快更好”――是那么博大精深与玄机无穷。当初,厦门特区人猜度它、解读它、领悟它,曾经得出过各不相同的众说纷纭的诸多答案。

而今天,当厦门经济特区建设高蹈宏阔地走过25个年头,蓦然回首,人们更为惊叹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他老人家当年高瞻远瞩与远见卓识的题词,无疑是一把金钥匙――它开启了厦门经济特区的智慧之门、财富之门、希望之门。

(十二)

    25年,弹指一挥间。

毫无疑问,令人炫目的GDP增长数据,以及拔地而起的巍峨楼群、如海潮般涌流的社会财富,都让厦门引以为自豪。

然而,当人们放眼天风海涛:“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再亲临其境细细体察这座国际海港城市,对于她的婀娜多姿温婉曼妙玲珑秀美,无不心为之震颤而惊讶不已赞叹不已。

厦门,无处不飞花,无处不绿茵,无处不优雅……

“温馨厦门”――已成为厦门经济特区耀眼的名片。

(十三)

    大海是厦门的底色,诗意是厦门的音符。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一顶顶桂冠,如梦幻般地组合成一支恢宏的“厦门交响曲”,奏响于浩浩东海之滨,回荡于特区街巷山水间……

厦门特区人既为生于斯,与“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相依相存而炫耀,更心悦诚服于“开明、守信、开拓、竞争、奉献”为核心理念的特区精神。

(十四)

厦门特区人既身体力行、全民投身于“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在“公共场所道德”、“市民交通行为”、“人际互助”、“见义勇为”等诸多日出日落的生活场景中从我做起争当表率,更对于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造福人民为根本、以公平公正为内涵、以构建和谐为目标”的施政理念,慨然回赠予“95%的市民支持率”。

“和谐厦门”――已成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形象与品牌。

(十五)

    江山代有才人出。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新思维。

欢歌庄严历程,中国现代化伟业正以接力棒式一波又一波迅猛推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