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在“五一”长假期间举办的“戏剧小品大赛”已是第六届了,首届“大赛”举办于一九八七年,六届赛事前后跨度达二十年。小品这种戏剧样式在走上荧屏之前,仅仅是艺术院校培养演员的一种训练方法,最初观众对它并不熟悉,回顾这二十年“戏剧小品”创作的历程,它已远远超越了课堂训练的范畴。在各类综艺节目
由于电视台的推动力强,观众面广,促进了“戏剧小品”不断地革新提高,已成为具有独立的演出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了。本届的“小品”大赛,不仅在题材的选择方面丰富多样,而且开掘得深,导演处理新颖感人,具有了某些大型戏剧作品都难以达到的冲击力。如:《坑道深处》表现了革命战士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坚强信念与乐观主义精神;《前面有棵树》表现了人的生命目标不因经受各种挫折而动摇,极富哲理的思考价值;又如《爱的呼唤》展现了人间的真情碰撞,感人肺腑;再有热情颂扬人与人之间化解矛盾、和谐相处的小品如《东边日出西边雨》、《碰撞》、《最近我不烦》;讴歌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片儿警的一天》、《特种兵》等等。它们呈现在舞台上的样式是林林总总、多姿多彩:有写实手法的生活描述,也有诗情画意的音乐戏剧;既有戏曲小品、曲艺小品,也有哑剧式或用歌舞表达的轻喜剧小品,感人处催人泪下,恢谐中一片笑声……形式轻松活泼,新鲜别致,表现出“小品”艺术的独特品格。
但是我认为,从央视最近两届的“戏剧小品大赛”来看,它正在逐步显示一个可能不被人注意的特点:上届与本届的“戏剧小品”比赛增加了即兴的“命题小品”创作。有一种“命题”是要求演员把三个“动作”或三个“物件”又或三句“不相联系的话语”用一小截生活片断依次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考察演员的想象力与理解能力;还有一种“命题”是要求演员摹拟大家都熟悉的某种动物,用拟人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考察演员的信念感与形体的摹拟能力。这些也是戏剧院校训练演员内外部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被引进到了央视的“小品大赛”当中。由于这些“命题小品”具有随机性和即兴创作特点,观众对它们并不熟识,就产生了新鲜感,在比赛中造成了某种“悬念”,增添了观赏的趣味。而其潜藏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比赛,提示我们的演员要加强自身在心理与形体方面的素质修养,提高表演技巧的水平。戏曲演员讲究“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二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可是现在有多少话剧演员仍在不断训练自己的形体摹仿能力与表现能力?不断训练自己的声音与语言呢?有些年轻的初学者进了戏剧院校不是埋头刻苦锻炼与学习,而是总向往着被某导演赏识,一炮就走红。这种浮躁心理不扭转,难有优秀的表演创作出世。央视引进了戏剧院校演员训练的种种方式,既增添了“小品大赛”的趣味性,又渗透了演员必须不断提高技巧、加强素质训练的导向,这对人材的培养与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其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
本届“戏剧小品大赛”还增加了一项“观察人物练习”的比赛项目,这也是戏剧院校为教导学生懂得生活是创作之源的道理而设立的一种表演教学方法。针对目前在舞台上、荧屏中随处可见脱离生活、胡编乱造的创作现象,中央电视台果断地引进了这个教学方法为比赛项目,收到了极好的收视效果。但其更深一层的意义还在于大力倡导戏剧工作者应当深入地、不间断地感知生活的脚步,观察、研究生活中各种人物内外部的表现,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变化。从现场反映看,“观察人物练习”出人意料地备受欢迎。如《新老保安》中老保安对着刚来上班不久的年轻新保安大摆老资格时那种样子,实在令人捧腹;当《慰问》中正在高山上值岗的小战士不敢看那位女演员的表演,不敢和女演员并肩照相时,那种战士老实、朴素的品质,表达得又多么真切、自然;在《考场外》的练习中,父亲、母亲和应考的儿子三个人物刻画得多么鲜明呀;还有《老总的节目》中爱拍马屁而拍在了马腿上的小科员;《看自行车的老太太》中的热心又坚守规章制度的老党员;《打靶》中紧张得找不着方向的新兵……,这些在生活中常见而在舞台上、荧屏上不常见的人物形象,仅仅在短短三分钟内就创作得如此真实、鲜活、生动,观众感到亲切、可信,给以较高的评价,这个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戏剧人的思索。我想,这不仅是本次“小品大赛”成功的一个亮点,也是对“戏剧小品”以至整个戏剧表演创作都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