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利特维年科案”再揭俄英关系伤痕

2007-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莫斯科记者韩显阳 我有话说

22日,英国皇家检察院检察长麦克唐纳指控安德烈・卢戈沃伊涉嫌谋杀利特维年科,并要求将卢戈沃伊从俄引渡至英国受审。利特维年科的遗孀玛丽娜在感谢英国警方和皇家检察院“艰苦努力”的同时,宣布已将此案上诉到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人权法庭。两天来,俄罗斯电视、广播、报纸对事件进展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纷纷预测

俄英关系将再遇困难,而对于本来已相当冷淡的俄欧关系来说无疑也是雪上加霜。

利特维年科是前克格勃特工,他因批评普京政府而于2000年叛逃到英国。去年11月1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一家饭馆与朋友吃饭后出现了神秘的中毒症状,并在23日不治身亡。临死前,利特维年科曾指责普京政府谋害了他。而在确认利特维年科体内发现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钋―210后,西方媒体有关俄强力部门牵连其中的传闻似乎“盖棺论定”了。

卢戈沃伊是前俄联邦保卫局人员,曾负责保卫俄流亡寡头别列佐夫斯基的安全。对于此次被英国检察院指控涉嫌谋杀,卢戈沃伊表示自己是受害者,而非放射毒剂的使用者,“我不知道英国执法部门起诉的证据、动机是什么?”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英国检察机关再次提出“利特维年科案”,不仅导致俄英之间的法律纠纷,而且还破坏两国本来就不和睦的政治关系。俄总检察院在得知英国检察机关的决定后表示,俄不会向英国引渡卢戈沃伊,根据俄罗斯宪法第61条规定,俄不能将作为本国公民的卢戈沃伊移交给外国司法机构进行审判,只有俄护法机构有权对其进行侦讯。英国方面则指出,既然俄罗斯批准了《欧洲宪章》,就要履行该宪章有关规定将杀人嫌疑犯卢戈沃伊引渡到英国。与此同时,俄英关系也倍感紧张。2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克特召见俄罗斯驻英国大使费多托夫,异常严厉地说,俄罗斯应对我们的合法要求予以正面、积极回应,尽管两国存在重要的政治、经济联系,“但任何情况下不应蔑视国际法”。

俄英关系紧张已远非停留在高层,自“利特维年科中毒案”发生以来,报业发达的英国已将这一事件当做吸引读者的看点。事情一发生,英国主要媒体似乎都被注射了兴奋剂,争先恐后地报道案情进展。先是在未有准确医学鉴定的情况下就匆忙认定利特维年科体内有剧毒为重金属元素铊,并且“根据医疗报告”言之凿凿地声称其体内铊含量超标3倍。接下来,所有媒体变相称毒物是“只有核国家才有资格拥有的”放射性物质钋―210。如此一来,俄特工暗杀政治流亡者的揣测“愈发接近事实了”。英国《每日电讯报》甚至还给文字新闻配上了普京手持手枪的照片。在主流、非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下,英国社会几乎很少有人怀疑凶手受克里姆林宫指派。

其实,俄英之间近几年麻烦不断,而起诉、引渡卢戈沃伊不过是最新一起。在俄罗斯要求英国方面引渡的名单中,包括目前生活在莫斯科的流亡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前车臣“总理”扎卡耶夫等。尽管莫斯科一再重提引渡两人的要求,但英国方面却置若罔闻。就在不久前,别列佐夫斯基还呼吁俄民众采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很难想象,俄此时会同意将本国公民引渡给英国。不过,俄将面临来自英国、欧洲大陆以及美国的舆论围剿。

一些观察家认为,在俄欧、俄美关系中存在一种耐人寻味的巧合。每逢俄总统普京要展开重大外交行动之际,必然伴随着针对俄罗斯、普京总统本人的诋毁性报道、宣传或行动。《新消息报》女记者波利特科夫卡娅被刺杀、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事件均发生在普京总统同欧洲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之前。而下月初,在德国举行八国集团“海利根达姆峰会”,俄罗斯总统将与会。有俄媒体怀疑,英国方面选择此时起诉俄罗斯公民卢戈沃伊有政治企图,破坏俄与世界主要大国的会谈气氛。如果此判断成立,则英国皇家检察院要求从俄引渡卢戈沃伊不仅影响俄英、俄欧关系,而且还可能在世界范围内让俄罗斯国家声誉遭到无可挽回的损毁。俄罗斯如何应对,人们拭目以待。(本报莫斯科5月2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