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毋忘伍连德

2007-05-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嘉蔚 我有话说

王哲的伍连德传记《国士无双伍连德》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说来难以令人置信,从伍连德踏上中国国土迄今整整一百年来,这是第一部在中国大陆出

版的完整的伍连德传记。如果说白求恩大夫是一位国际主义者,那么生于、死于马来亚槟榔屿,终生持有英国国籍的伍连德大夫又何尝不是一位国际主义者?与白求恩不同的是,伍连德是华人,他的父母来自中国。在伍连德的时代,马来亚半岛,尤其是槟榔屿等海峡殖民地的华人在祖国认同上一直是中国,他们称这个新家园为“南洋”。事业有成时北上报效祖国,被他们视为天经地义的事。从辜鸿铭到陈嘉庚,莫不如此。倘若我们追溯伍连德的家史,可以惊讶地发现他的六个亲舅舅都是北洋水师的军人,也即中国第一代海军军人。其中一位在甲午海战中捐躯,另一位接替方伯谦指挥“济远”舰与日舰激战。而他妻子的三叔,则和邓世昌一同与“致远”舰沉没。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上,我们不难理解为何伍连德会自愿归国出任北洋陆军军医学堂的高级职务。

伍连德留名青史,在于1910年他兼以统帅的决策力与学者的洞察力打赢了一场抗击肺鼠疫的大战。如果没有他,这场疫病夺走的中国百姓生命将不是六万,而可能十倍、百倍于这个数字。站在中国近代饱受欺凌的民族自尊心立场来看,伍连德否定日、俄同行的错误判断,以自己的正确判断与相应措施夺取了战役全胜,实在让同胞们扬眉吐气;站在今日地球村的立场来看,伍连德将他在英国学得的现代医学科学知识成功地用于实践,在人类抗击疫病的漫长历史中写下光辉的一页。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看,伍连德都不应被世人遗忘。

多年来,伍连德的名字仅见于医学专业的圈内。《国士无双伍连德》的作者王哲恰好属于圈内人,王哲认为他是命中注定的伍连德传记作者。为什么?他与他之间有太多的关联:

首先,王哲的父亲与伍连德一样,是一位军医;其次,王哲本人也是医学院毕业,曾在国内从事防疫工作,后留学美国,与伍连德同为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校友;最后,王哲祖籍东北吉林,如果当年没有伍连德来战胜中国东北大地上的肺鼠疫,也许王哲的祖父辈就活不下来。

去年本书的编辑曾为笔者出版了《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在莫理循的老照片里,我们第一次见识了伍连德的英姿以及他在1910年领导的中国东北抗疫队伍,商议要把伍连德的事迹彰显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出版他的传记。本书编辑拜互联网之赐,与远在大洋彼岸的王哲取得了联系,建立了互信。于是就有了这本传记。

更为难得的是,中国大陆卓有成就的莫理循研究者、历史学者窦坤在她悉尼访学之行时,从新州州立图书馆莫理循文件中发现了28封伍连德致莫理循的信件,提供给王哲参考,成为他撰写《国士无双伍连德》的重要依据。笔者有幸在第一时间读到王哲译成中文的这批信件。其中有几封属于“述志”,相信任何人读了都会对伍连德肃然起敬,并明白王哲的这本传记为何叫做“国士无双”。

伍连德一生中最富活力的三十年生命贡献给了中国。他在回到马来亚后的二十多年余生中一直是一位勤恳工作的执业医生,在他去世之后,马来西亚人也不再谈起他。笔者在去年开始受托绘制马来西亚历史画,接到当地历史学家开列的两百个历史人物的名单,其中没有伍连德的名字。其实追溯历史,伍连德在1906年前后已是在马来亚呼吁禁毒的斗士。马来西亚人忘记他尚属可以理解,中国人忘记他却难以原谅。王哲的这部著作填补了一个重要空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