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脸、漱口、刮胡子、剪指甲、榨果汁、熬汤、擦身、捶背、按摩、活动关节、清理大小便、在他耳边不停地呼唤、给他鼓励,给他一遍遍地讲过去的生活、工作、朋友、亲人……近两年来,这已经成了罗映珍每天都要做的功课。
虽然很辛苦,但她没有丝毫动摇的念头:“我绝不放弃,护理他就像是照顾我生出的小孩,
患难见真情
罗映珍的母亲李正美清楚地记得,金勇出事那天,全家人望眼欲穿,不停地拨电话却一直没人接听。出事后,女儿连家都没回就天天守在金勇的身边。
在罗金勇受伤后的半个月里,罗映珍甚至不敢闭眼,紧紧地握着丈夫的手,寸步不离。她的空间、她的世界就只有一间病房大小,一片白色,上个厕所、吃顿饭的功夫都提心吊胆,连个盹都不敢打。她不能让丈夫有任何闪失,她害怕一走开,丈夫就会离开她。在日夜煎熬中,本来就瘦小的罗映珍体重下降了10公斤。
2005年11月29日,罗金勇转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继续接受治疗。从那一天起,罗映珍更是寸步不离地照顾丈夫,甚至从来没有回到过永德县的家中。她在医院附近的菜市场旁租了一套房子,房间里只有简单的家具,除了两桶油、一袋米和几袋蛋白粉、营养品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
在刚开始住院的半年里,丈夫反复感染、发烧、抽风,学过医的罗映珍对呼吸、体温、心率都较有经验。她每天都记录下丈夫的体温、心率、临床反应,每天必须戴着口罩生活,成天在计算需要多少抗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精心为丈夫配备营养食品。只要是罗映珍在病房里,她会抢着把所有护理工作都完成,恨不得自己能够全天候陪护着心爱的丈夫。罗金勇昏迷一年多了,从没因为护理不当而引发并发症。
2006年8月21日,当她轻声呼唤“金勇”的名字时,丈夫竟然能够闭眼,还能用右手轻轻地握着她的手。那一瞬间,她的心跳加速,看到了一丝曙光,而如此细微的变化,也只有她在第一时间觉察到了。
面对丈夫很难与自己有交流的残酷事实,罗映珍始终如一:“服侍金勇一辈子,只要他不停止呼吸我就要做到底!”
600“情书”诉衷肠
“我们两地分居,3年了都没敢要孩子。有时你还会问我:‘老婆啊,我们家最缺什么?就是一个娃娃。’我们说好了今年11月就要一个,没想到……老公,用你的毅力创造一个奇迹吧,你一定要站起来,像原来一样乐观地生活。等你好了,我们就生个孩子,一家人快乐地生活。”
陪护工作漫长而辛苦,却又无人倾诉。每一天,罗映珍都会采取这样一个特殊的方式与丈夫交流――写日记。迄今她含泪在15本日记本上写下了600多篇“情书”。只要一有空闲,她就会一篇篇地念给丈夫听,就像他清醒时一样与他对话、交心,为的是能唤醒丈夫,激发他的生存意志。
在日记中,她这样写道:“为了老婆,为了家,为了婚姻,为了我们的爱情,你说什么都要挺住。想想和老婆一起快乐的生活,想想我们还要生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小宝宝。你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还有什么不能坚持的?”“请你不要放手,握住我的手永远不可以放,这是妻子最大的心愿也是唯一的希望。”
有好心人劝罗映珍别太为难自己,不要误了自己的大好青春,也要为未来作打算。她的回答是:“换个角度,躺在床上的人是我的话,你也会不离不弃的,对吗?所以,那些动摇我们感情的流言,简直是对婚姻、对爱情的侮辱。”
舍不得放手
罗映珍在给丈夫的“情书”中一次又一次地发出呼唤:“我相信只要你有坚强的信念,你就能挺过来,意念可以创造奇迹,我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坚持,要么放弃,我选择继续坚持。”
记者见到罗映珍时,她正在通往菜市场的途中,忙着为丈夫张罗着当天的伙食。额头和眼角的皱纹已爬上那28岁的脸庞,深青色外套在她身上显得宽松有余,她在跟时间赛跑:“这两天来采访的记者太多了,我都没有时间为金勇煲汤、榨果汁,他已经吃了两天干粮,今天说什么也不能再委屈他,这样太没营养了。”
巨额的医疗费使罗应珍陷入困境。罗映珍和丈夫的工资每月加在一起不到2000元,房租每月要交600元。为此,她不得不告别了“一日三餐”的规律生活,能省就省。她说:“金勇的营养必须跟上,蛋白粉、蜂蜜、奶粉、蔬菜、肉都不能少,日常开销至少要200多元。”粗略算下来,每月仅维持丈夫的生命就要花费近10万元,对于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有一次,罗映珍有事外出,因时间太晚错过了公交末班车,她也舍不得花10元钱打出租车,宁愿步行一个多小时。
罗映珍和罗金勇的爱情故事经媒体披露后,深深震撼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心灵。各级党政机关、公安部门领导相继就罗金勇的救治问题及追捕逃犯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并对治疗等专项经费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帮助。
目前,尽管罗金勇仍然处于昏迷状态,但经过精心治疗与呵护,他生命体征平稳。一直祈祷奇迹发生的罗应珍执着如昔:“老公,你应该醒来了。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关心你吗?公安厅的领导有空就来看你,你的同事只要到昆明开会就会过来和你聊天,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群众、病友,他们给你讲故事,让你不要轻易放弃,这些你都听到了吗?你感受到了吗?如果你感受到就赶紧站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