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息的萨瓦河

2007-06-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戚德刚 我有话说

贝尔格莱德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地处巴尔干要冲,属于欧洲和近东的重要链接,被称为“巴尔干之钥”,是兵家常争之地,历史上屡遭严重破坏,二次世界大战时几乎被夷为平地。公元九世纪由“欣吉杜奴姆”更名为“贝尔格莱德”,塞语的意思是“白色的城堡”或“白色之城”。有关她的得名,当地有好几个版本的传说,相传

很久很久以前,一艘满载商人和游客的船只来到萨瓦河与多瑙河交汇处时,被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一大片白色建筑物惊呆了,他们欣喜若狂,众口一词地欢呼:“贝尔格莱德!”“贝尔格莱德!”这个传说被惟妙惟肖地记录在贝尔格莱德的市旗上:蓝天下映照着一个古城堡,城堡下面是鲜红的底色,底色的中央是两道象征萨瓦河与多瑙河的白色水波,水波上有一艘古罗马战船,一幅动感城市的景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萨瓦河与多瑙河的对岸,一座现代化的“白城”奇迹般地出现了,从此人们以“新贝”和“旧贝”来称呼贝尔格莱德的新城区和旧城区。1974年,前南政府曾将“新贝”命名为“英雄城”。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包括前南斯拉夫缔造者的逝世以及后来的东欧剧变、民族分裂、战乱直至南斯拉夫解体,英雄城没有被叫响,甚至很少有人把他和英雄联系起来。然而,在经历了近20年的经济困难、发展停滞后,如今的“新贝”虽然与世界其他兴新城市相比逊色很多,但仍不失其固有的美丽。

“旧贝”犹如少女的大摆裙,随着插入市区的萨瓦河和多瑙河的走向在东南岸展开,始终展示着古色古香的特质,与“新贝”相映成辉。萨瓦河上有四、五座规模虽不宏伟,但交通还算畅通的公路或铁路桥梁把新旧两个城区牵在一起。老城市中心的各种英雄纪念铜像,南郊的阿瓦拉山上的无名英雄墓仍在向人们展示着英雄城的风范。

和许多城市一样,贝尔格莱德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丽,但最令人陶醉的是春夏之交的季节。错落有致的建筑物大多掩映在绿树碧林之中,市郊或居民院中常常可以看到挂满果实的樱桃树,红得像玛瑙一样晶莹剔透的大樱桃摆上了各个比亚查(集市、菜市场)的摊位,格外诱人;几乎每个街区都有街心小公园、小树林或绿草坪,公休日及每天傍晚(雨天除外),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踢球,休闲的成人坐在长条木椅上聊天或读书看报,那么悠闲自得;坐落在大街小巷路口的小小咖啡馆或酒吧里总是人气最旺的地方;别墅区里家家门前柳暗花明,让人沉浸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情画意之中。

5月下旬的一天,应朋友之邀,记者来到“老贝”位于萨瓦河与多瑙河交汇处的卡列梅格丹公园,人们更习惯称其为土耳其公园,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土耳其古堡是耳其统治者的遗作,它纪录着一段非凡的历史。傍晚时分,坐在河边,仿佛看到贝尔格莱德像一位风姿婀娜的美女随着河水的旋律在翩翩起舞。忽然,萨瓦河的涛声节拍在加快,带着一个个的漩涡流入多瑙河。一个服务生跑过来告诉我们要下雨了,我们立即来到河边的大亭子里。果然,不到5分钟,大雨直倾河面,水天一色。急促的阵雨过后,萨瓦河与多瑙河又平静如常,两河交汇处又响着和谐的浪拍声。

如果不是北约炮弹在市中心留下的几处断垣残壁,谁会把这座美丽的城市与战乱、动荡联系在一起呢?然而,铁的事实是,战争以及外来势力的插手不仅使这个辉煌了近半个世纪的国家彻底解体,国民经济倒退了许多年,而且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的自尊和自信心。记者接触到的许多市民,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向何处去?”

其实,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首都贝尔格莱德还是比较开放的,也是与我国文革后首先恢复文化、经济、科技交流的城市之一,每年有大批留学生、学者到这里进修学习。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每个到过贝尔格莱德的人都还能感觉到这个城市前进的步伐。

在后来若干年里,贝尔格莱德犹如萨瓦河的波涛,不时掀起涟漪,在一场持续十余年大动荡中,人心随着国家的解体而涣散,社会严重动荡不安,经济急剧倒退,货币严重贬值,甚至崩溃,连当地老百姓都不敢在自己国家的银行存钱。贝尔格莱德也由昔日的六个加盟共和国首都变为只是塞尔维亚的首都了。

所幸的是,随着国家整体局势的相对稳定,塞经济开始逐渐复苏,贝尔格莱德近两年在悄然发生变化,久违的城市建设在慢慢恢复中,市中心不时出现一些新的建筑;许多外资公司、金融机构开始落户此地;云集中国商品之大全的70号街成为当地所有居民青睐的地方;口袋里有了钱的居民,纷纷忙着修缮住宅或建造新房屋。5月25日,塞副总理波兹达尔・迪耶里奇宣布,今年1-6月塞尔维亚中期财政可望实现科索沃战争后首次盈余;塞尔维亚统计局5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塞工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5%,1-5月份通膨率被控制在3.6%,人民消费信心也在增加。然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外资银行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早些年,特别是动荡时期,由于这里的金融体系混乱,本地银行信誉度极低,外资银行又没有机会进来,为了保证工作和生活经费的安全,在这里工作的中国人不得不在塞周边国家银行开账户。如今,奥地利、瑞士等多个国家的银行在贝市开设分行或办事处,人们不再舍近求远了。

不息的萨瓦河记录着贝尔格莱德的历史,永远滋养着塞尔维亚人民,愿美丽的贝尔格莱德更加美丽,愿塞尔维亚人民日子越来越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