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甘肃武威出土陶制“马踏飞燕”

2007-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陈宗立 我有话说

本报兰州6月16日电近日,甘肃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城区西郊抢救性清理发掘一座魏晋时期墓葬时,发现一件陶奔马造型与上世纪60年代出土的铜奔马很相似。

上世纪60年代,武威市区雷

台汉墓出土了一件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天马”),因其造型独特――凌空飞腾的骏马与展翅飞翔的燕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匹横空出世、风驰电掣般飞速前进的“天马”形象,具有极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曾在国内外轰动一时,现已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据有关专家介绍,此次出土的陶奔马长58.5cm,高42cm,泥质灰陶。马身、四腿及足踩的飞燕分别雕塑烧制后组装为一体。马呈奔跑状,头微左偏,顶饰雄性,双耳耸立,双目为阴刻、圆睁;鼻孔奋张,做张口嘶鸣状;马的躯干、前胸和后臀浑厚,造型朴拙,形体稳健。马背饰鞍,长尾飘举,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只飞燕,飞燕双目突出,展翅回首。为保持马踏飞燕的平衡,燕背有一与马腹部相连的陶柱,使陶奔马全身的着力点集中于陶柱与踩在燕尾的右后足上。陶奔马造型虽比不上铜奔马精美,但构思却与铜奔马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其造型、动态、腾空的三足及踏于飞燕背上的右后蹄均与铜奔马如出一辙。

专家介绍说,从这座魏晋墓的构造规模,以及出土器物的时代来看,该墓葬要略晚于铜奔马出土的雷台汉墓。上世纪60年代武威铜奔马的出土,曾引起史学界的很多争议,特别是对他的命名和时代争议很大。因此该墓葬及其文物的发现对研究铜奔马的命名、时代以及魏晋时期的葬俗、社会经济、雕塑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