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重组:打造丝绸纺织航母
今年6月,广东丝绸集团抓住泛珠经贸合作的机遇,挺进泛珠腹地,成功重组了湖南省丝绸公司。而在此前的2月1日,由广东丝绸集团控股55%的广西丝绸集团挂牌。广西是中国最大的蚕茧产区,2006年,蚕桑面积近200万亩,年产量达18.5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1/3,但加工业滞后,丝绸工业产值只占全国的1%。两省区虽然资源丰富,但都缺乏产业链长、竞争力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广东省丝绸集团董事长蔡高声告诉记者:“重组广西、湖南两家公司,可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丝绸、纺织产业联动,快速做强做大,提高中国丝绸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广东丝绸集团还启动佛山珠三角区域总部、粤西茂名区域总部,整合省内丝绸、纺织、服装行业资源,拓宽产业基地、市场空间和经营模式,推动丝绸纺织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真正转变。
贸工农一体化:实现“三赢”
5年前,广东遂溪县界炮镇西湾村还是个贫困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几年来,广东丝绸集团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帮助村民发展桑茧种养,建立连片集中2800亩蚕桑基地,村民的收入大幅提高。
丝绸纺织业要做大做强,光有经营贸易不行,还必须有产业基地。广东丝绸集团先后在珠三角、粤西北、西江流域等地建成桑蚕产业带,并建成41个出口生产基地,抓点带面、以企带村、以工促农,发挥贸工农一体化优势,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35万农户、150万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了农民致富、企业增效、国家增收的“三赢”效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域经济、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方面发挥了国有企业的骨干作用,其贸工农一体化的“始兴模式”,形成茧、丝规模生产,厂丝质量由平均2A级提高到最高级6A,改写了广东不能生产高等级丝的历史。
自主创新:培育自有高端品牌
2006年,在意大利“米兰”国际时装周上,广东丝绸集团的自创品牌“丝丽”(SILQUF)与国际品牌同台竞艳,实现了中国服装品牌走向世界的新突破。目前,“丝丽”已在中国、香港和欧美的15个国家和地区注册,被商务部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广东省的“著名商标”,成为代表丝绸形象的民族名牌。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广东丝绸集团投入专项资金,聘请名师设计,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形成了出口商品从接单、设计、生产到品牌推广的产业链,精心打造“丝丽”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一批知名品牌。在自主创新和技改方面,还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形成以公司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和运行机制,先后建立了广东丝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东蚕业科技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