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只有一次”赢得无穷次

2007-06-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杜弋鹏 我有话说

制造“制造业中枢神经”,制造得在全世界出了大名的企业屈指可数。这之中,就有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失败就是永远的失败”

最近,和利时好事接踵而至:顶级专家评价他们完成的一项工程为“国际先进水平”;为铁道部开发的地面列控中心经过了第六次提速的考验;成功签订了大亚湾百万千瓦核电站KIT/KPS系统改造工程;确立了红沿河等6台百万千瓦核电站控制系统系列国产化的一揽子合同意向……一下子6台,连国际上的大牌公司也没有过的机会。虽然机会接二连三,总裁王常力却耳提面命强调:“在科技领域,流行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在市场竞争中,一次失败就是永远的失败。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王常力说,当一个项目竞争丢失时,往往能列出几十条理由,但根本原因是在执行上一个工程时没有达到用户满意,给用户留下的印象是“不放心”。

一个“不放心”,会生出百个千个“不放心”。一个放心,可以赢得无穷个放心。

就这样,和利时在多领域、多行业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势头。截至2006年,HOLLiAS品牌下的工业控制系统DCS和PLC,在十几个行业5000多个工程项目的应用,印证了中国本土创造的产品在多行业应用的广泛性和可靠性;而高品质的先进自动化平台在包括核电1000MW级核岛及常规岛、600MW超临界大型火电机组、城市轨道交通、全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车载设备在内的多种高端关键装备及高安全装备上的成功应用,印证了与国际先进产品同台竞技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品质仍拥有领先优势。

“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

和利时平均每年持续投入经营收入的10%用于技术创新。企业在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领域拥有了多项自主技术,包括构建高品质、高可靠的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平台的技术、确定性工业以太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安全容错计算机技术等。同时,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形成以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为核心的自有产品体系。

和利时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的第十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的承担单位,多次完成了国家“九五”攻关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家技术创新、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开发等相关项目;到目前为止,公司拥有包括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及商标在内的自主知识产权128项;具备向核电、大型火电、大型石化、环保、轨道交通等关键装备提供自主品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能力。

1993年,推出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控制系统HS-DCS-1000;1996年,推出第二代分布式控制系统HS2000;1997年,我国第一台核电站计算机系统HS-DAS-5000研制成功;1999年,推出第三代分布式控制系统MACS、三取二容错计算机联锁系统;2001年,推出自主开发的第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MACSSCADA、秦山二期工程KIT/KPS系统和常规岛控制系统研制成功;2004年,推出第四代分布式控制系统和利时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平台HOLLiAS;2006年,推出填补国内空白的我国首款LK大型PLC、铁路安全计算机平台开发成功……

连国际竞争对手们都说:“和利时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

人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有个叫孙强毅的人,先后在国际著名企业Emerson和Foxboro有过近20年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在Foxbro公司做过9年中国区总经理,将一个困难重重的公司发展成国内市场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这个人,在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等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这样一个人才,决定要加盟和利时。

这件事,在同行业中引起不小震动。人们问:一个成功企业家,为什么要加盟和利时?

孙强毅说,为了民族品牌在世界上争雄,为了个人和事业的未来。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证明了和利时已经得到国际人才的认可。而和利时认可的,是“人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话好说,做起来,可就难了。许多企业家可以轻而易举看到产品的缺陷,感觉到工程的困难,唯独对人才这最宝贵的资源的流失麻木不仁。

和利时员工逾千人,其中博士、硕士以上学历28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超过64%。公司集聚了一批在国内专业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其中,国务院特别津贴专家11人,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资深专家30余人。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产品开发与应用开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的30%。

和利时人年年都要学习执行的三大流程,排序是:人才流程、战略流程、操作流程。人才流程是核心流程。

王常力说,如果全体员工能够正确领悟并正确执行这三大流程,企业的国际化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