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语文学科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试题基础知识、阅读鉴赏、语言运用、写作四大版块共计25道小题,考查内容没有超出考纲所要求的范围,给人总体的感觉是打磨严谨,命题稳妥,特色鲜明。阅读鉴赏部分的选材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如文言文段节选自《淮南子・泰族》,《泰族》篇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节选
文学作品阅读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选文通篇流淌着沈红对祖父沈从文的思念,有如沅水般绵长清澈。试题考查了对文眼“湿”的赏析,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中重要句子深层涵义的理解。考生在课文中学过《边城》节选,结合选文自会加深对沈从文用小说构造的他心中的“湘西世界”所要表现的那种人生形式!一种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诗歌鉴赏多年都是从唐宋诗词中选材,今年北京卷选了《诗经》中的《??》,回归对诗歌最基本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考查,这也提醒考生复习还是要脚踏实地,切忌猜题押宝。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重视对考生知识积淀、文化素养的考查,如王实甫《长亭送别》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都是活在中华民族千百年记忆中的不朽名句,是对考生终身有用的知识。
作文借题发挥,开放性强,突出个性化,引导考生表达真情实感。所给材料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命题人故意隐去这首诗的题目“送严士元”及诗作者刘长卿,就是担心引出全诗会使考生受到限制,写成对这首诗的赏析,后边的五种“有人说”对考生来说仅是一种打开思路的引子,让其借题发挥的用意再明显不过。高考作文是一种限定之下的自由。北京卷作文题和这几年的话题作文一样,限制少,考生自己发挥的余地、自由表达情感的空间很大,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文体,抒写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挥洒出让阅卷老师欣慰的好文章来。
命题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命题者当时呕心沥血绞尽脑汁,事后仍觉得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何况试题最终要接受千万考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检验,见仁见智,在所难免。我们认为第3题和第5题的错项都过于明显。但瑕不掩瑜,北京语文学科自主命题已经走向成熟,我们等待着让人拍案叫绝的好题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