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比萨斜塔回正45厘米

2007-07-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罗马记者 马赛 我有话说

备受关注的比萨斜塔拯救工程日前宣告竣工。这座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危楼”,终于可以让那些为之提心吊胆的人松一口气了。

大名鼎鼎的比萨斜

塔始建于1173年,是意大利的标志性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倾而不倒”的独特外观更是令其魅力倍增。但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世界上最让人担心的建筑之一。几百年来持续不断的倾斜,让人怀疑这位饱经沧桑的“驼背老人”到底还能挺立多久。

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因为勘探工作没有做好,这座作为教堂钟楼使用的高塔被错误地建在了疏松沙质土层上。结果建到第三层的时候,塔身就开始出现明显倾斜。历任建筑师无不想尽办法补救,然而都徒劳无功。其后由于疏于整治,这座中世纪古塔在过去几百年中的倾斜程度不断加重。到上世纪末,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线的距离已达4.93米。有专家认为,如果再不采取补救措施的话,这座著名的斜塔很可能会在2030年至2040年间倒塌。

尽管专家们一再警告,针对该塔的拯救工程却一直未能顺利开展。这其中有资金迟迟不到位和拯救方案选择上的分歧等技术原因,很大程度上也同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文物保护观念不够有关。在很多人眼里,每年2毫米的倾斜速度根本算不了什么。但这些人可能并不知道,那时斜塔的倾斜角度已经超过了计算机模拟出来的5.44度倒塌警戒线。

1989年,意大利帕维亚市一场导致4人死亡的钟楼倒塌事故,给那些麻痹大意的人敲响了警钟。人们忽然意识到,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比萨斜塔身上。意大利政府遂于翌年作出决定,关闭原本一直向公众开放的斜塔,启动耗资1000亿里拉(约合5000万欧元)的斜塔拯救工程。由14名国际专家组成的拯救委员会成立后,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选择了从斜塔北侧地基下抽出部分沙土、使斜塔自然向北回正的纠偏方案。

工程人员在斜塔北侧的塔基放置了600吨重的铅块作为牵引,并用钢缆兜住斜塔的腰部向北侧固定住,随后用钻孔挖掘机抽走北侧塔基下的70吨泥土,迫使塔身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北回正。工程看似简单,实施过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期间甚至还出现过斜塔一夜之间倾斜了2.5毫米的险情。幸好因为发现及时,在重新调整了铅块的重量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令专家们虚惊一场。

2001年中期,拯救工程初见成效,关闭了4359天的比萨斜塔也在当年的12月15日重新向游客开放。今年6月27日,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的专家宣称,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拯救工作终于获得圆满成功。斜塔塔身被扶正了45厘米,回复到1838年时的倾斜度。

专家组成员之一、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的土壤结构专家约翰・伯兰德在竣工仪式上表示,比萨斜塔被矫正的角度同原计划相比稍有些“矫枉过正”,不过这对保护斜塔而言反而更加有利。伯兰德教授认为,斜塔经过维修后,至少在300年之内没有倒塌的危险。意大利总统乔治・纳波利塔诺也对拯救工作表示了高度的赞扬:“这项极为细致的工作拯救了一座象征着我们的历史和文明的纪念碑,我们应向这次不同寻常的成功致敬。”

仅仅依靠工程上的维护还不够。每年到比萨参观的游客有上百万之多,许多人都想登上塔顶一览城市全景,这显然是刚刚“动过手术”的斜塔所无法承受的。为此,斜塔管理部门专门制定了按时段分批参观的严格制度,以防止过度商业开发给斜塔本身造成危害。按照这一规定,游客必须在购票时选择相应的时段,30人一组在入口处集中等候登塔,参观时限为30分钟。游客们对该规定普遍表示理解和配合。因为大家都明白,如果想让比萨斜塔更长久地存留于世的话,就绝不能再用“竭泽而渔”的方式对待它。(本报罗马6月3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