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浅蓝色工装、满口河南话音,渗满汗水的脸庞和气的微笑。“这是张树源,筛选分厂机修班长。”6月21日下午,热辣辣的太阳下,珠海格力电器宣传部林小姐从质检车间里找来了采访对象。
“前些年俺到处漂泊,现在好了,俺生活稳定了,有了很好的用武之地。”从平凡的“打工人生”到不平凡的“知识型工人”,张树源经
“俺尝到了知识的甜头”
1985年,刚刚读高中的张树源告别了桐寨铺乡周庄生养他的双亲和兄妹,去寻找一个有活干、有饭吃的地方。
张树源想先投奔在城郊种菜的小姨,再想办法打个零工。可小姨的六口之家本来就吃不饱饭,怎么再承受一个有胃口而没事做的大小伙子?怎么办?张树源正一筹莫展,小姨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寄居亲戚家的小两口悄悄地结了婚生下了孩子。
“零就业”家庭的重压逼着张树源去谋生路,他找了一份麻纺厂的临时工,每月挣回的30块钱既要买面粉、买奶粉,又要省下点寄给妈妈。就这杯水车薪的日子也没让他过上几年,麻纺厂倒闭。张树源找了一份玻璃厂的力气活:挥舞一把大铁锨,没早没晚地往高温炉里填料。干到第三天,张树源琢磨出了填料烧玻璃的门道,只有在炉内温度达到1470-1500摄氏度时填料,才能使原料充分熔化,烧出来的玻璃才能成型好,杂质少。他根据学过的中学物理知识,悄悄改进了滑差调速电机,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张树源一下升为有调配权的“代班”,第一次从辍学求生存的苦难中尝到了知识的甜头。
“光靠力气改变不了命运”
1995年元旦过后,第一次踏进经济特区的张树源和许多初出家门的民工一样,遭遇着异地他乡的凄惶和无奈。在一次次希望与失望之间,在一回回遭遇驱赶和收容的恐惧中,张树源仍然坚守着心中的美梦。
1995年8月的一天,张树源成为珠海最大国企格力电器的一名搬运工。虽然工作很累,但一家人的生活却从此安定下来。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饭碗,更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厂里安装仪器设备缺少人手,张树源主动请缨,那手脚利索、拿捏准确的程度不下于一个熟练工。张树源对电子机械的特殊天分很快赢得了企业的认可,他被挑选到由朱江洪董事长亲自提议成立的零部件筛选分厂,当了一名为空调质量把好第一道关口的机修工。
“光靠力气改变不了命运。俺一边下死力干搬运,一边挤时间向厂里的大学生、技术专家,甚至向自己的徒弟请教空调的机械原理、数字电路和各种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每天下班后,俺就抱着一本《电子入门》苦学,电视剧一个没看过,午觉从没睡过,晚上12点前没躺下过。除了公司提供的各种培训一个不落下外,俺还参加了由劳动局、电大、技校举办的培训班,技工证从初级、中级,一直到拿下高级技师证,俺也没有一天停止过钻研。”
“俺工人也能搞创造发明”
从渴求知识到技术创新,从普通工人到发明专家,张树源感觉不出两者之间存在什么鸿沟。因为他日夜琢磨的就是怎么为格力电器几十个分厂提高效益。
1998年,他的第一个创新成果――“电缆线线芯排序通断检验设备”制作成功并投入使用,将一根五头电缆线检测程序从过去人工万用表至少需要25次检测减少到一次,检测时间从几分钟缩短到一秒钟,而设备成本从以前购买要花四五万元降低到只要几十元人民币,检测的准确率却达到100%。
第一次成功给了张树源极大的鼓励。他把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投入到技术革新中去。当他了解到由于制冷剂氟利昂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既浪费原料、污染环境,又造成压缩机机返修率高时,经过3年多锲而不舍的钻研,终于在2000年底成功研制出小巧精美、制作成本只有3000元的氟利昂回收机,代替了20多万元一台的同类进口设备!这一成果在国内制冷界引起了轰动,被命名为“张树源氟回收机”。
2006年,张树源研制的自动封箱机改造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专利,他和上海三位动力工程学专家共同署名的学术论文《全自动热泵用四通电磁换向阀寿命试验台的研制》刊登在第五期《上海理工大学学报》上。据介绍,近十年来,张树源研制的试验、检验仪器达40多台,其中半数以上已成为格力电器必不可少的当家设备。张树源对记者说,前几天他又攻克了一项电容器自愈耐久实验的技术难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电流电压提高1.5倍,可保持空调压缩机正常工作1000小时以上!
在珠海,格力电器机修班长张树源成了远近闻名的“技术革新能手”、“杰出进城务工青年”、第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党的十七大代表。采访中,张树源闭口不提这些荣誉和个人得失。“俺很知足,俺只想在格力这所大学里多学习,多钻研,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