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地名热”的冷思考

2007-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雁 通讯员陆炜 我有话说

近日,拥有千年历史的太湖旅游代表地――苏州西山镇,被改名为金庭镇。消息一出,公众一片愕然。网友“蛋糕百合”的话引起了共鸣:“自懂事起,就知道太湖洞庭东西山名声在外,意境悠远。更名这

样一个比较重大的改变,竟然事先未广泛地征求我们民众意见。”

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刮起一股“改名风”,如云南省思茅市改为普洱市、湖南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等。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马永立说:“地名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是地区信息的载体、信息交流的导向,频繁的改动不仅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飞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和公众的生产生活。”

趋“名”逐“利”催生“改地名热”

6月24日,苏州西山镇领导在新闻通气会上宣布,西山镇正式更名金庭镇,并于6月28日正式更换牌子。据了解,西山镇于今年2月向苏州市政府提出改名,并在5月30日获得省政府批复。该消息的公布立即在网上引发了一场是否应改名的“口水仗”。

对于为什么要给西山改名为金庭,当地有关部门的人士解释说,一个原因是“西山”有“日落西山”的含义,不吉利,有人解释为“走下坡路”;“西”在苏州方言中又与“死”发音类似;且西山经济较苏州地区略显滞后,改“金庭”寓意为“金玉满堂”,大家期望改变这一经济落后面貌,故此更名。

但是,地名的变更显然没有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在当地电视台做的舆论调查中发现,有81%的观众对更名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西山镇是大家沿用已久的地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大家已经习惯了使用西山这个名字,改地名势必会给大家带来极大不便;而且以往西山镇在推广“西山”这张名片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很多的商家做宣传打的都是“西山”牌,如今改名就预示着以往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近年来,随着湖南大庸市改名为张家界市获得了较高知名度后,众多城市纷纷加入了“改名大军”。云南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甚至出现了四川省稻城县和云南省中甸县纷纷宣布自己为“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的现象。这其中不乏成功改名者,如九寨沟现在已经成为四川旅游的一张名片。但大多数城市更名后,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像撤销湖北省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所设的荆沙就因为掩盖了“荆州”这一地名中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不被大众所接受,重新换回了荆州的称号。

“大量城市的更名,往往是立足于趋‘名’逐‘利’,这个‘名’主要是想借助当地的名景点、名产品等,多少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很多城市都期望复制张家界更名带来的成功,但仓促上马的更名计划只会让原来名字的历史文化积淀丧失殆尽。”马永立说。

地域名称不仅是符号更凝聚着民众的归属感

“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更改名称,对于当地民众来说是头等大事,因为城市的名称不仅仅是个符号,是大家共同的‘招牌’,里面还注入了民众很多的记忆和情感。一旦地名被更改了,便减少了民众对于地区的归属感,并且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马永立对记者说。

1986年颁行的《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地名必须保持稳定性,除重要的、名不副实的或带有侮辱性、歧视性等非改不可的地名外,其他无特殊理由的地名原则上不改。并且地名的命名应遵循“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其中还规定,“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

而对这次西山更名事件,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领导表示,目前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镇一级更名需要当地老百姓认可,西山镇在今年2月份提出更名时,也与苏州市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很多的意见,并且大多数人认为,更名对经济发展有利,对老百姓的生活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专家指出,此次西山更名的申报程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81%的反对率也表明了民众对于将西山改为金庭的不接受程度。况且法律也规定,更名要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现在看来,与其让更名后议论纷纷,还不如在更名前进行广泛的酝酿。在取得较为广泛的共识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更名,给民众带来的心理震荡就会减弱很多。

同时,西山作为历史文化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古诗和历史记载都有西山的名字。由于更名之后,西山很少会被提起,势必会造成无形文化财富的流失,对于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负面影响。

为“地名文化资源”撑起“保护伞”

“我们在教育上缺失地名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中都没有这一项,这也造成了公众地名意识的淡薄。”马永立认为,应该加强对地名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名的意义。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地名应该被给予更多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悠久的老地名,可以考虑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我们最近就在给江苏省的一些老地名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老地名。”马永立说。

“在改名热中,很多地方的更名并没有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并举行听证会,这种行为侵犯了公众使用地名的公共权益。”马永立指出,应当完善地名更名过程中民主参与机制,使更名过程更加透明化,把地名的更改和民众的意愿结合起来。

马永立还提到,在改名过程中涉及的成本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政府的管理成本、企业的经营成本、公众的生活成本,都会因为地方名称的改变而提高很多。这就需要政府在更名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社会的接受能力,完善专家论证体制。

“地名更改不仅仅是决策者们的事,也是和广大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马永立对记者说,“地名的更改一定要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变动。”

压题照片:“太湖明珠”西山已成为苏州旅游的重要品牌之一。照片来源:中国通用旅游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