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并非无“宴”不“谢师”

2007-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锡平 我有话说

无“宴”不“谢师”,似乎已经成了高考结束后的惯例,每年此时都会在各地上演。一方面,家长之间相互攀比,“宴”的档次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你方“宴”罢我登场,一些老师因此不堪重负,感叹“上课那么辛苦都没有倒下,反倒

是倒在了‘谢师宴’上”。有关媒体在“谢师”方式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和学生左思右想,都想不出一个比请老师吃一顿更好的答谢方式。难道“谢师”非“宴”不可?

中国人尊师重教、崇尚礼仪。平心而论,通过宴请老师这种方式来表达谢意未尝不可。但在一些商家的推波助澜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之下,很多“谢师宴”已经变味。观诸“谢师宴”,多在入学考试成绩揭晓后盛行,有此意向者多为考试分数高、能升入更好的学校深造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好而“谢师”,这不仅有考生自我宣扬和炫耀的成分在里面,还包含一种师生之间利益置换的色彩。有些人认为,办桌酒宴“谢师”,谢过了,心也就安了,谁也不欠谁的了。所谓的“谢师宴”,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反而成了许多家长和学生解除心理负担的方式,纯洁的师生之情被蒙上了功利化的色彩。

谢师宴也折射了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诚心诚意谢师的,要在筵宴“档次”上左右权衡、费尽心机;因经济条件所限无力宴请的,则要承担社会舆论和自我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而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则是盲目跟从,大家谢了我也要谢,不能甘居人后。这样一来,“谢师宴”就被悄悄地偷换了“谢师”的主题,成了考试成绩揭晓后表达“谢师心理”的一种社会范式。自古以来,求学者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情是世间最淳朴的一种感情,愈演愈烈的谢师宴却对原本纯洁的师生情谊进行了庸俗化的解读和表达。

师者,不惟“传道、授业、解惑”,更担负着传承优秀文化、涵蓄滋养优良品格和人文精神的社会和文化责任。师恩,其内涵也不惟为人师者所具有的卓然的学识魅力,还有其超拔无私的人格魅力和对学生毫无保留的关爱与责任付出。因此尊师、谢师,不惟对教师以物质的赠予,更大程度上是在精神层面上,对教师学识品格和责任担当表达一种敬意和感恩。与物质层面的表示相比,铭记和传扬老师的这种精神,更具时代和现实意义。

教师所从事的是文化事业。对于一名教师来讲,能让他们心里更加感到骄傲和满足的不是一桌酒席,而是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让自己的学识和优良品格能够在学生的身上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如果要真心真情表达对老师的谢意,递上一杯淡茶、寄去一封信件、表达一句谢语,虽形式简洁,却不失为挺好的方式。而如果能在内心里秉持对师者所从事事业的敬意,铭记和恪守其爱心情怀和责任意识,则是最具时代精神和文明内涵的谢师方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