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与网络,哪个是他的航向

2007-07-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瑟 通讯员陈友铭 赵宇清 我有话说
今年高考分数线公布后,新疆尼勒克县第一中学的师生感到了震惊。曾经先后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却因为迷恋网络遭学校退学的安治帮,第四次参加高考考出了613分。加上少数民族50分的加分,他的高考成绩达到了663分,为全县第一。

如果他今年的高考成绩让学生们感到震惊,那安治帮四次高考的经历更让人感到不可

思议。

1999年,安治帮应届毕业考入大连医科大学,上到大三时,他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去上梦想中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名牌学校,于是主动退学回到了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复读。

2002年,他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但在北京大学学习的一年中,他却迷恋上了网络,被学校勒令退学。他又回到新疆米泉市第一中学复读,2004年,他再度考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在清华大学的两年半里,他再次因为沉迷于网络,于2007年1月被学校勒令退学。学校当时承诺,只要他今年再考入清华大学,为其保留70分的学分,可以直接从大三读起。这样,他回到了家乡新疆尼勒克县,在县第一中学补习参加了2007年的高考。

据安治帮的家长说,他参加完高考后就去北京打工了,虽然今年高考他考了全县第一名,却没得到预期的成绩。而他的班主任老师介绍,安治帮平时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但他天资聪颖,学习方法很独特。今年填报志愿时只填报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其他学校一概没考虑。

家庭的教育与言传身教可能是他学习上有过人之处的重要原因。据他父亲介绍,安治帮一岁刚开始学习说话时,他们就教他认字了,学会一句话的同时,也学会了这些字,三岁半时,安治帮已会写800多个字了。安治帮的父母亲是尼勒克县中学和小学的教师。安治帮平时主要靠大量做题来学习。但这个孩子特别贪玩,上中学时家长还可以限制一下他的行为,上了大学后就拿他没有任何办法了。

据父亲说,2004年安治帮考上清华大学后,他们父子曾签了一个协议,大致内容是:如果到学校后不好好学习,仍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做父亲的就要清理门户――就是家庭再也不要他了。当时安治帮不跟父亲签,父亲就以不给他学费为由,使他不得不签下了这份协议。但现在看来,安治帮还是没遵守这份协议。

三次入学,安治帮花费了家中近20万元。但他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虽然今年已是26岁的大小伙子了,但据家长讲,他心理年龄似乎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对他迷恋网络一事,他的想法也与一般同龄人不同。他曾经在2006年3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众多电子竞技选手及爱好者参加的北京高校电子竞技联盟中,获得过排位赛季军的成绩。

记者曾试图通过家长提供的手机号与安治帮进行联系,探究一下他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但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父亲说:他上起网来,九头牛都拉不回。为避免别人打扰他上网,他经常关机,除非他缺钱了,才会主动与家人联系。家人对安治帮的事也不敢太多指责。只有安慰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怕孩子想不开。现在最担心的是他今年会落榜,家里已经做好了明年再考的准备。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周小西分析认为,四次高考,四次考中,如果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考取名校的话,那么实现这一目标后,暂时迷失了人生下一目标,而迷恋网络荒废学业也就不奇怪了。追求到了暂时的辉煌后立刻失去了人生的目标,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找到“复杂现实之外的简单世界”,网络就成为他们的天堂。但网络毕竟不是现实,天堂的梦会一次次在现实中粉碎。

如果他在荒废学业的情况下能靠网络生存,那他为什么被勒令退学后仍回头重新“高考”?如果网络不能让他生存,或者说网络不是他的人生目标,那他为什么又整天沉溺于网络?

周小西分析认为,这正反映了部分新一代人在人才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向后的迷茫,更反映出部分新一代人在人生终极目标下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能力引导。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