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科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机制探微

2007-07-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家勋 我有话说

尽管上有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的宏观要求,下有基层农村翘首以盼,为什么农科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仍然感到困惑?我认为,原因就在于“机制缺位”。故本文从“分工增效”组织动力学原理出发对此进行初步分析。

所谓“分工增效”,是指在一个多组分、多功能的人类组织体系中,通过合理调适各组分的功能

,可以实现整个组织体系功能集成的优化增益,从而既节约组织资源,又增进组织功能。将这一原理运用到农科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无疑有助于集成和强化整体效能。具体说,这种“分工增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赋予农科高校直接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达到扩充整个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面对资源紧缺的约束,促进农村创新发展,必须得到整个社会力量的支持与服务。在这一服务体系中,农科高校是一个不该缺位的部分。它和农业科研、农技推广、涉农企业以及其他科技力量一道,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二是农科高校内部专业学科结构适应服务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分工增效”。农村发展对科技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农科高校内部不同专业又各具特色与优势,将供求双方更广泛更直接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农科高校内部服务农村的“分工增效”。三是农科高校不同层次与类别专业人员服务三农的“分工增效”。农科专业人员由于个人经历和专业偏好的差别,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个体优势,是农科高校实现服务农村,达到“分工增效”的有力途径。

首先,农科高校具有学科知识集成的优势。我国大部分农科高校经过结构调整完善,从横向结构看,已经逐步转变成为包含农业生物、农业环境、农业工程、农业经管与农业社科等涉农学科体系;从纵向结构看,从本科、硕研、博研到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层级都得到空前提升。在这样一种学科体系基础上,只要有适当的组织、交流机制和政策支持,就很容易发挥出集成优势。其次,农科高校具有培养综合知识、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优势。这些年来,农科高校人才培养除了不断强化创新要求外,尤其加强了跨学科知识综合与操作技能的组合,从而增强了培养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就业岗位剧烈变动的要求。

从目前多数农科高校各具特色的探索实践来看,服务新农村的机制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方面:一是结合地方智力建设需求,大力培养乡村“四能干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我们的干部培训提出了全新的任务,那就是将培养懂政策干部为主的模式,转向培养既懂政策又有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四能干部”模式。培养乡村“四能干部”至少有三大作用:首先是帮助他们在农业税取消以后的全新工作环境下获得“技术发言权”、“管理发言权”和“经营发言权”,有利于消除干部在技术上、管理上和经营上“瞎指挥”的缺陷;其次,为他们指导和参与农村合作组织与专业协会提供能力基础;第三,在未来乡村管理体制转型改革中,帮助乡村“四能干部”尽快适应,应用自如。二是“官学农”合作共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发示范体系。农科高校利用学科、知识与人才集成优势,与政府部门、涉农企业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密切合作,可以搞好关键技术开发、实用技术推广以及综合示范等。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把农业技术创新、知识传播、产业开发与智力建设等任务密切结合起来,统一到一个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共同事业之中,实现互利共赢。三是设立“科技服务农村基金”,建立支撑农科高校服务农村的长效动力机制。长期以来,多数农科高校处于“教学阵地战、科研游击战、服务无人战”的局面。即使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与培养农村“四能干部”客观需求脱节。解决这一问题,基本途径就是建立“科技服务农村基金”,即以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结合“官学农”机制,利用市场化服务项目,吸纳企业合作及社会力量的投入,最终奠定支持农科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作者系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