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淮海战役(下)

2007-07-2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这是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后,解放军开入徐州市。新华社发

淮海战役分为三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11月6日至22日),歼灭黄伯韬兵团,攻占宿县

,孤立徐州。1948年11月6日晚,华东野战军按预定计划向新安镇地区的黄伯韬兵团发起进攻。7日晨,黄兵团自新安镇地区沿陇海铁路西撤,华东野战军立即展开猛烈追击、截击。在追击黄兵团的作战中,第9纵队“潍县团”2连1排共产党员范学福等10名勇士,用身体架起一座人桥,保证追击部队顺利通过10米宽的沂河,创造了“十人桥”的壮举。8日,第3绥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3个半师共2.3万人在贾汪、台儿庄起义,为人民解放军迅速截断黄伯韬兵团的退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至11日,华东野战军将黄兵团合围于碾庄圩及其周围约18平方公里的地区内。激战至11月22日,全歼被包围于碾庄地区的黄伯韬兵团。黄伯韬自杀身亡。中原野战军于11月15日攻克宿县,隔断了徐蚌联系,孤立了徐州,并将由平汉路东援的黄维兵团阻止于宿县西南的南坪集地区。

第二阶段(11月23日至12月15日),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中原野战军于11月25日将黄维兵团合围于以双堆集为中心的纵横各7.5公里的区域内。27日,黄维集中4个主力师向东南方向突围被击退,其第85军第110师师长、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在突围中率部起义。华东野战军于12月4日将由徐州撤退的杜聿明集团合围于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一带,并于6日歼灭突围的孙元良兵团,仅孙元良率少数人脱逃。鉴于淮海战场态势,总前委决定采取“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的方针,首先集中兵力吃掉黄维兵团,挟住杜聿明集团,看住由蚌埠北援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至15日,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一部协同下,将黄维兵团10万余人歼灭于双堆集地区,生俘黄维。

第三阶段(12月16日至翌年1月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首先为配合平津战役,淮海前线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部署,暂停对孤立无援、陷入绝境的杜聿明集团的军事攻击,进行战场休整和政治攻势。成批的国民党军士兵向解放军投诚,20天内即达1.4万余人。当华北战场上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后,华东野战军于1949年1月6日,对拒绝投降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至10日将其全歼,生俘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李弥化装逃脱。至此,淮海战役结束。

战役期间,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和冀鲁豫分局全力组织支前工作。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日夜活跃在战场上。支前民工(包括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共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8539只,汽车257辆,向前线运送弹药1460万斤、筹运粮食9.6亿斤,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有力地保障了大规模作战的需要。

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经过66天的激烈作战,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人民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至此,南线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均获解放。人民解放军兵临长江北岸,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地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毛泽东欣喜地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基本上解决。(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