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摘编

2007-07-3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释“和实生物”

陈伯海《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核心理念则可以一个“和”字来表示。“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乃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共识,“和实生物”则是其理论总结。“和实生物”的要

点有三:在“和”的本体性问题上,必须树立“不同而和”的观念;其运作方式,或可概括为“和而不同”;“和”的功能,则是“和故能生”。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是在一个较为狭窄也较为紧迫的时空范围内展开的,面临的矛盾与冲突亦更为复杂多样,它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力争将各种对立的因素和斗争的力量消纳、化解到一体化建构的良性互动中去,这就需要重新启动古老的“和”的智慧,让“和实生物”一语再度焕发光彩。

主体社会公德意识的他律

宣云凤《江海学刊》2007年第3期撰文认为,主体社会公德意识的产生最初是从公德客体的特性里寻找对自身的约束力与限制,对公德命令、规范的理解、接受也是简单的、肤浅的,道德主体遵循、服从的只是外在公德规范的“异己”的力量,因而是被动的、他律的。处于他律阶段的主体社会公德意识具有强制性、被动性、引导性、应当性、过渡性等特征。要想使作为道德主体的公民不只按照社会公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的公共行为,而且从内心产生真正的领悟并自觉地恪守,让公德意识成为恩格斯所说的“国民的牢固的成见”,主体就必须对社会公德进行自我意识的主动探索,从而对外在的规范、要求进行取舍、过滤,使主体意识的强制性、约束性逐渐衰退,以致让主体社会公德意识从最初形成上升到反思阶段,到那时,他律才将逐步上升到自律。

《论语》中的“角色期待”思想新探

沙莲香、廉如鉴《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论语》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论语》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角色期待思想。所谓角色期待,是指社会学把角色视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位置,即人们总是期望角色的扮演者按照某种方式行为。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角色期待的理论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期待。在孔子看来,每个社会角色都有着特定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期待,如父慈子孝、君贤臣忠。而所有这些道德期待都可概括为“仁”。二是道德责任中的社会参与。孔门推崇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期望君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协调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由修身进而建立治国、平天下的功业。三是君子模式包涵的人格自觉与人格修养。各种具体角色的行为是儒家的“外王”一面,儒家对“内圣”方面的期待,则体现在成就理想的君子人格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