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十八年鱼水情

2007-08-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余长安 我有话说

家住四川省犍为县塘坝乡红光村88岁高龄的李光鲜老人,被当地驻军官兵誉为他们心中的“母亲”。因老伴姓龙,官兵们也都称她为“龙婆婆”。

她的生命与拥军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1969年春,解放军一批官兵驻进塘坝乡山里训练。全副武装的官兵整天在丛林间摸爬滚打,满头大汗,全身湿透,龙婆

婆心疼极了:“他们一定口干”她赶紧跑回家烧水煮茶,然后背着茶水上山,将一碗碗清凉可口的茶水送到官兵们手中。

从那一天起,“帮驻地官兵做点小事”,成了龙婆婆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龙婆婆家有两棵很大的黄桷兰树。每年春夏,黄桷兰花盛开,龙婆婆上树摘花、龙爷爷树下串花,每天把一串串的花送到官兵手中。“这花可以除汗臭,可以提精神,他们训练起来不觉累”龙婆婆说。她家里的果树,是为战士们种的,自己从来不吃。儿子们虽然分家过日子,可他们的果树也都是为龙婆婆的“兵儿子”种的。

“部队的煤用完了,你去帮忙拉一车。”“部队的米、面吃完了,你去帮忙运一趟。”“部队的马料没有了,你去拖一车回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部队缺车,开手扶式拖拉机的二儿子龙世敏和小儿子龙世尚不知被部队的“编外后勤”龙婆婆叫了多少次。“母亲的话就是命令。就是有赚钱的活路也必须放下,先为部队尽义务,再干自己赚钱的活路。”二儿子龙世敏说。

1985年冬季的一天夜晚,忙完部队炊事班的活回到家,龙婆婆想起第二天一早官兵拉练结束后要回训练场,而炊事班的煤快用完了,她连夜装好家里仅有的一篼煤炭,第二天早上5点,便起床背着煤向训练场走去。她要赶在官兵们回来前为他们准备好酸辣汤。

天黑路滑。在经过老虎崖时,她一脚踩空,滚到崖下,不知过了多久才苏醒过来。龙婆婆顾不上自己的伤势,赶忙摸索着捡回煤块,一瘸一拐地赶往训练场。早上7点,当官兵们冒着凛冽的寒风回到训练场时,龙婆婆已经熬好了三大锅热气腾腾的酸辣汤。喝着热汤,官兵们个个深受感动。

慈母般的关爱,“她不就是我们的亲妈吗”

1977年7月,骄阳似火,累了一天的官兵们吃饭没口味。“要是有点泡菜吃就好了。”一位战士自言自语地说。在炊事班帮忙的龙婆婆赶忙跑回家捞来泡菜,端到战士们的餐桌上。以后,她将家中的两个大泡菜坛子背到训练场,专为战士们做泡菜。高强度的训练,每天官兵们都很疲惫。“要让娃儿们多休息一下。”夜幕降临,战士们入睡了。龙婆婆带着女儿,悄悄地将官兵们换下的沾满泥浆的衣裤和鞋子抱出来,背到山坡下的小溪旁清洗。为了不混淆,没有文化的龙婆婆就用长短不一的小竹棍,按官兵所住帐蓬次序一一区分。发现衣裤有破损,还要仔细地缝补好。一直到今年,88岁高龄的龙婆婆眼不花、手不抖,还为官兵们缝补军衣。

1996年8月中旬的一天,战士小庄训练时被皂角刺刺进了脚板肉里,怎么也取不出来,疼得钻心,鲜血直流。龙婆婆用偏方浸泡,双手轻轻地一挤,就顺顺当当地挤了出来。接着,她低下头,用嘴去吸小庄伤口里的瘀血。小庄急得叫道:“要不得!要不得!”想把脚收回来。龙婆婆紧紧抓住小庄的脚,抬起头轻声说:“伤口化脓了可不得了,到时候你咋个训练,把淤血吸出来就没事了。”然后一口一口把淤血吸出来。小庄眼里含着泪花:她不就是自己的亲妈妈吗!

在驻地部队,没有一个不知道龙婆婆的,也没有一个不知道龙婆婆爱兵的事。“来部队就听说她,上训练场就认识她。”某连连长羊科说。

母子关系持续了38年

龙婆婆把驻地官兵当“儿子”,官兵们视龙婆婆为“母亲”,这母子关系持续了38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户后,每逢春种秋收的时节,官兵们的身影就会出现在龙婆婆家的田间地头。逢年过节,驻地部队团职干部必须去看望“母亲”,送去慰问品、慰问金。

2002年12月26日傍晚,一向身体很好的龙爷爷病了。部队医生、卫生员闻讯乘着救护车飞也似的赶到龙婆婆家,卫生员董江涛背着龙爷爷上车回到卫生队检查,龙爷爷患的是高血压、肺心病,必须马上转院。时任团长的冯海顺带着卫生队队长、副队长、医生、卫生员又立刻把龙爷爷送去乐山的部队医院。值班护士看这情景,小声嘀咕:这排场,一定是哪位首长的父亲。“首长的父亲?他是我们全体官兵的父亲!”卫生员朱金顺大声说。

龙爷爷康复出院了。部队从此定下一个规矩:卫生队定期上山为老人看病检查身体。

龙婆婆所在的村,决定每户分段包干修建村道。龙婆婆看着该自己承包修建的那段路,急得束手无策。在官兵们再三追问下,龙婆婆才道出了实情。第二天一早,一个排的官兵就开了上去,只用两天时间,就把龙婆婆家承包的那段路修完了。看着这一群孝顺的孩子们,龙婆婆从脸上到心里都笑开了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