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供给要考虑公众需求导向

2007-08-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效民 我有话说

主题阅读:公共科学服务

今天,在我们社会中,培训已是一种普遍的行为。不仅城市写字楼里的“白领”需要不断接受培训,以应对社会发展变化对自身的要求,连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农民工进城务工等等,也都开始引入培训机制。在过去,这类培训可能

被归入科普的范畴,而现在,这些正更多地成为公共科学服务体系的一部分。科普,似乎只是单纯的“给予”――我提供什么,你接受什么;而公共科学服务,则是一种按需服务――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虽然服务的性质没有变,但公共科学服务体系所建立起来的需求与服务的互动关系,将使科普的内涵得以扩展,效果也更实在。因此,专家提出,把公共科学服务体系纳入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建设好,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作为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科学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无疑将会进一步推动科学文化在我国的普及和传播,这对我国当前的科学普及和传播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在增强“生产供给能力”的同时,我们是否还应该考虑公众需求导向的问题。具体说来,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首先,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到底应该给公众提供哪几桶水呢?要多少桶水才算够呢?以往那种概念式的、理论化的、学科式的科学知识供给模式,多是一味强调“供给”并无休止地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结果却往往是事倍功半,雷声大雨点小。此外,公众遇到的科技问题常常是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科学知识的汪洋大海以及公众对科学知识千差万别的需求,公共科学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方便、有效地协助公众找到所需的知识,需要加强主题式、情景式和问题导入式的科学知识供给模式,提高供给的效率和针对性。

其次,作为一个整体,公众显然与科学家群体之间存在着科学知识水平上的“鸿沟”,而作为个体的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又极其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公共科学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该尊重和适应公众本身角色的复杂性。以往的科学知识供给模式常将公众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以及有所谓“知情权”的纳税人,容易视公众为均一、同质的群体,从而忽视公众对科技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使得科普要么华而不实、自娱自乐,要么单调乏味、无人喝彩。随着公众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发展协调、政策决策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日益需要把公众看作科学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以及政策参与者,进而建立起以公众为中心的由多元维度组成的公共科学文化服务体系。

再次,公共科学文化服务体系应针对科学技术的突发事件、热点事件和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及时、主动地回应和满足公众不同层次的多元需求,迅速、有效地提供或协助公众了解、掌握所需的科学知识,在此过程中让公众认识科学,理解科学,欣赏科学。为此,公共科学文化服务体系应建立咨询专家库和信息资料库,制定从业标准,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和文化水平。

总之,公共科学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要强调增加供给能力,还应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需求,将以往科普从“外部注入、要求接受”的方式变为“需求导引、服务为主”的方式,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供公众所需的科学知识,从而使公共科学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真正为公众所享,为公众所有,为公众所欢迎。(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