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展览为何如此火爆

2007-08-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温庆生 本报通讯员王卫东 我有话说

 来自北京玉渊潭中学的学生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展览。本报记者温庆生摄

8月20日,大型主题展览《我

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落下帷幕。展览自7月16日开展以来,共接待观众248万人,日均7.3万人,最多一天达到9.1万人,创军博建馆以来的日接待量最高纪录,观众在上百本留言簿上写下4.3万余条热情洋溢的留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何以受到如此关注和好评?

走向富裕的人民祈望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在展览开放的36天时间里,许多观众长时间流连于此,有的观众多次参观,甚至排长队在留言簿上留言,表达着同一个心声:为祖国的繁荣而骄傲,为国防和军队的强大而自豪,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祝愿祖国的钢铁长城更加坚固。

来自湖南永州的罗绍锋留言说:“今天是我第3次来参观展览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觉。我为我们的军队感到骄傲和自豪!”

原武警广东省总队第四支队士官张东亮出差去呼和浩特,路过北京,特地来看这次展览。他说:“通过这样的展览,让人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军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防事业。我为自己曾经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从观众留言中可以看出,走向富裕的中国人民迫切希望拥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许多观众站在中国航天神舟飞船模型的展台前感慨:短短几十年,中国人的足迹就迈入了太空,真是了不起!这不仅是军队的光荣,更是中国的光荣。在联合作战多媒体屏幕前,总会停留一群一群的观众、一队一队的官兵,他们全神贯注观看高技术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模型。

军事文化历史纵深吸引观众

在照片《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首都民兵在一起》前,曾担任周恩来总理的卫士长成元功老人在老伴的搀扶下,边看边指点着:“在这里再一次看到总理的照片,依然觉得总理就在我的身边,没有离开。我是1940年参军的,当时在贺龙同志率领的120师。面对我军8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展厅中南沙守备部队永暑礁“高脚屋”的景观模型,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通过三代高脚屋的对比,观众深切地感到:几年时间,海上“猫耳洞”就变成海上花园式的永固防御工事,真是不简单。

据军事博物馆馆长郭得河介绍,这次展览由中宣部和解放军四总部联合主办,是纪念建军80周年主要活动之一。在这次展览中,大量珍贵的文物、照片、艺术品,油画、景观及新颖的展示手段,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军的光辉历程,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展出的大量文物实物,给观众最真实、最直观的触动。

1750件珍贵文物,970余幅图片,20件大型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装备,6个大型景观,穿越历史时空,以其强大的军事文化历史纵深吸引着观众,使观众一走进军博,就可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创新理论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军营文化建设诸方面,对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作出的卓越贡献。

展览手段创新激发观众兴趣

本次展览运用了一些先进的展示技术和展示手段。序厅运用折幕投影,展示我军现代化的进程;“抗洪景观”采用互动感应系统,再现九八抗洪的景观;“联合作战”和“经典军事影片集锦”中使用了20倍增益高清投影屏幕;武器装备展示使用了LED技术。展览形式设计上的创新,拉近了展览与观众的距离。

大型抗洪景观是一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它以恢宏的气势,逼真地再现了1998年人民解放军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义无反顾,搏击洪流,凸显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建军宗旨。许多观众在此长时间驻足,深受感动。

一群群观众,一队队官兵,簇拥在军事装备展厅内大型多媒体屏幕前,观看视频:天空,战机呼啸,划破长空;海上,战舰驰骋,劈波斩浪;海滩,铁甲轰鸣,抢滩登陆;导弹,利剑出鞘,刺破苍穹。海陆空新式装备的集中亮剑,展示了我人民军队在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

展览还设立了观众参与项目,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海军多功能舰艇模拟训练器、坦克训练模拟器,让观众体验驾驶军舰、坦克的感受;观众在展览现场可点击军网,参与远程医疗互动。展览还使用了颇具特色的系列展示方法,展出许多系列展品,使观众多角度、多侧面了解我军取得的辉煌成就:如勋章、奖章、纪念章系列,武器装备模型系列,07式军服系列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