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天一阁藏《范氏奇书》,系天一阁的建造者、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亲手校订、刊刻。此书藏于阁中凡四百余年鲜为人知,故研究者亦甚寥寥。现在,线装书局将《范氏奇书》作为“天一阁藏珍本丛书”之一最先出版,向世人展示其奇特的的风采,让更多的人了解、收藏。这对于推动《范氏奇书》的进一步研究、对开发天
《范氏奇书》之名称,并非范钦自命。其由来最初见于明代万历年间,浙江绍兴藏书家祁承的《澹生堂书目》。该“书目”中有《范氏二十种奇书》一类,子目号称二十种,实际只有十九种,有的子目则只列了十七种。这说明《澹生堂书目》在著录上有不完备之处,所以后人进行了校补。如《奕庆藏书楼书目》、清嘉庆四年桐川顾修编《汇刻书目》分别补足为二十种。
这套丛书,从未见有总目或总序,在早期的天一阁书目里也均未作丛书著录,直到《汇刻书目》刊行以后,嘉庆十三年阮元编《天一阁书目》时,仍作为单行本分别收录在各类之中。因此可以确定,《范氏奇书》是祁承所加。
到了清道光二十七年,刘喜海编《天一阁见存书目》时,方在例言中说到:“范司马曩刊二十种奇书,见《汇刻书目》,遇此等书皆注明二十种奇书之一。”光绪十年薛福成编《天一阁书目》时,依据汇刻书目所录子目,在卷末附《天一阁校刊二十种奇书之一》。
《范氏奇书》原书上既无总目,又无总序,所以后人在编制图书目录时,著录的子目就稍有不同,有的称二十种,有的称二十一种。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编印《丛书集成》,在提要中说:“范氏二十一种奇书,六十五卷,明范钦校刊”。可见,二十一种是有所本的。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图书馆编印的《丛书综录》,在著录时亦为二十一种。
《范氏奇书》到底是二十种,还是二十一种?这次线装书局重印出版此书,经多方查找、搜寻、互证,确定为二十一种,这应当是比较权威的足本。这二十一种是:《乾坤凿度》、《周易乾凿度》、《周易古占法》、《周易略例》、《周易举正》、《京氏易传》、《关氏易传》、《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穆天子传》、《孔子集语》、《论语笔解》、《郭子翼庄》、《广成子解》、《三坟》、《商子》、《素履子》、《竹书纪年》、《潜虚》、《虎钤经》、《两同书》、《新语》。其中,《虎钤经》难以寻得,采用的是另一种明刻本,其余均为天一阁藏本。
《范氏奇书》既称奇书,又奇在何处?从现在所知,一是从内容看,奇处多多。《范氏奇书》二十一种中,有七种是直接研究《易经》的,有四种与道家学说有关,这都给人以深奥神奇之感,如《三坟》,传为天地人三皇之书;有兵家、法家的著述,如中国古代兵书《虎钤经》,发挥《孙子兵法》和太白阴经的观点,除论用兵之外,有些内容近于迷信,故显其“奇”;还有讲儒道互通的著作,也被看作有奇异之处。二是这些书籍大多是比较罕见的古籍,多为“范氏奇书”最早收录,有些还是最早的刻本。在二十一种书籍中,除《穆天子传》、《素履子》两种早于《范氏奇书》被收录于明正统刊刻的《道藏》外,其余十九种均为《范氏奇书》最早收录。如《周易古占法》、《商子》、《竹书纪年》,“奇书本”均为最早刻本。《乾坤凿度》、《周易乾凿度》均为《永乐大典》所载,流传甚罕。吴陆绩注《京氏易传》、唐郭京《周易举正》、唐赵蕤注《关氏易传》,皆为不易得之书。至于《范氏奇书》还有何奇处,范钦为何选出这二十一种古书加以校刊,祁承在著录《澹生堂书目》时又为何加上“范氏奇书”,这些都还是一个个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除了以上所说的“奇”,《范氏奇书》还有两点是其“特”:一是均为范钦的手订,手订或具名,或具号,名字前或冠以籍贯,或冠以时代,落款格式与原书著者的题法相称;二是版式均为半页九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这次重印严格保留了这两个特点,采用的是仿真印刷,故名之为仿真本,以满足研究和收藏之需。
《范氏奇书》(二十一种) 宁波天一阁藏 线装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