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林大研制出“以草代木”新技术

2007-08-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南京8月22日电(记者郑晋鸣、沈亚军)一边是日益稀少的森林资源被砍伐,一边是大量秸秆被付之一炬造成空气污染。能否以秸秆代替木材制造人造板材,并解决传统板材中甲醛危害健康的问题?日前,南京林业大学与烟台万华集团联合研制成功了“以草代木”新技术,使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人们一直在为解决秸秆焚

烧问题找出路,我认为最好的出路就是循环再利用。”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南林大木材工业学院院长周定国教授告诉记者,利用秸秆生产人造板一直是国际热点研究项目,他的团队从8年前就开始了对这一技术进行研究。当时,周定国带领10多名专家学者,在实验室里研究了4年多,攻克多项技术难关,终于研制出“秸秆人造板”制造工艺,并于2003年通过国家发明专利。

新的难题又出现了。由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表面有一层蜡质的二氧化硅物质,现有人造板材生产所用的传统脲醛胶粘剂难以将其粘牢,必须开发出一种新型胶粘剂。又是4年不断探索,科研人员终于研制出可以粘合农作物板材的聚氨酯生态粘合剂,“以草代木”的梦想历经8年终于实现。据周定国介绍,装修污染中的甲醛主要来自板材中的脲醛胶粘合剂,而新开发的聚氨酯生态粘合剂经国家人造板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干燥剂法检测,甲醛释放量为零。以此为粘合剂生产的秸秆板材,在强度、吸收膨胀率和破钉率等性能上均达到国家木质板材的标准,可完全替代木质板。

据中国林学会最近统计数据表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具出口国与装修建材的消费国,目前我国人造板年产量已突破6000万立方米,每年消耗9000万立方米木材,大量的森林资源遭破坏。我国大量进口原木已遭到多个国家的联合抵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告诉记者,这一新技术可有效缓解我国木材原料的供应不足。如果将全国秸秆总量10%用于生产人造板,就可替代7000万立方米木质板材,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家具装修对人造板的需求。

据悉,秸秆板材的研制成功,还可增加农民收入。一条年产5万立方米秸秆板材生产线,每年可消耗秸秆6万吨,每吨秸秆的价格是200元,平均每亩地可增加收益120元,相当于每亩多收80公斤粮食。我国每年约有6亿吨左右的农作物秸秆,只要利用其中的1%,就可为农民增收12亿元。目前江苏省已建成两处年产共8万立方米秸秆板材生产线,另一处年产8万立方米的生产线明年上半年建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