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强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执政道德建设

2007-08-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前星 我有话说

执政道德要求执政者明确自己的执政行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对执政行为的规范,为执政者提供行为选择的指南。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加强执政道德建设,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地区的伦理传统深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特殊的地位,是人们衡量领导干部执政水平高

低的重要尺度。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在民族地区执政能力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团结和领导各族人民,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进步。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都要围绕这个本质要求加强执政道德建设,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巩固执政基础。

民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对社会利益进行整合,利用执政权力对多元化的社会利益进行合理调节。正是依靠执政党充分发挥整合和调节多元化社会利益的职能,社会才不至于因为利益的多元而陷入矛盾冲突之中。社会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化解民族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在各个层面上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这就大大增加了社会整合的难度,同时也对党的执政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民族地区加强领导干部的执政道德建设,首先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党在民族地区具有更加强大的执政基础。其次要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文化,使民族地区有一个良好、和谐、健康向上、有凝聚力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对民族地区的文化整合,发展民族先进文化,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党在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提供思想和文化基础,从而使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发展有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执政党对社会的治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显性和刚性的治理方式,二是隐性和软性的治理方式。显性和刚性的治理方式主要由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国家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制度和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的政府政策组成。而隐性和软性的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加强执政道德建设的德性治理或称为“善治”来实现的。执政道德是执政党治理国家、整合社会的伦理基础,体现着执政党治理国家的道德水平。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是否具备良好的执政道德,不仅关系着执政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的合法性,而且关系着执政党执政的有效性和长久性。执政党能否实现对社会的“善治”,取决于它的执政道德水平的高低。

所谓“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体现了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两者结合的最佳状态。“善治”包括合法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回应、参与、廉洁、公正等基本要素,这也正是执政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及其原则规定。因此,从社会治理方式的角度来看,“善治”也即是民主社会道德的治理。民族地区的领导干部以“善治”作为执政方略,既可以巩固和加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地位,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又有利于恰当处理民族地区存在的各种问题。(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师范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