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苏州8月25日电刚参加工作不到一个月的小张,今天向单位提交了辞职信。小张说,“我不知道如何跟别人打交道,我也不知道如何来适应这个社会。我还是喜欢学校里单纯的生活。”小张准备回母校继续复习,然后参加研究生考试。如今,像小张这样不断更换工作,或成为“校漂族”的大学生十分普遍。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心理学专家黄辛隐认为,如今部分大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实际年龄存在着差距。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在学校里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此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强,且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导致了大学生与社会脱节、对社会缺乏了解和安全感。另外,家庭和自身期望过高,社会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以成人、员工的高标准加以要求,也让大学毕业生们倍感压力甚至产生了恐惧感,从而以极端的逃避方式去面对。
为此,黄辛隐开出了“综合处方”。要拆除大学毕业生与社会的心理“一米线”,家庭、学校、社会的“接力”非常重要。帮助最大的首先是家庭教育,家长从小给孩子心灵成长关注越多,以后孩子面对社会的勇气就越强。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技能,更应同步推进职业生涯规划、生活意义思考等与大学生心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和才智,帮助他们应付各种环境和挑战。社会应当给毕业生们提供一个相对柔性的展示平台,给他们建立信心的时间。
专家还认为,问题“主体”大学生本人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经不起挫折,承受不住压力,也不积极改善自身的心理状况,才会导致逃避社会甚至自闭的极端现象。大学生自身要树立达观的勇气,增强生活的自信心,提高对危机的应变能力,学会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这种认知理应得到认同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