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良医良心李桓英

2007-08-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旭 杜弋鹏 我有话说

随着楼道里传出的爽朗笑声,一位慈祥的老太太推门走了进来。

86岁的人还能笑得这么年轻,身体这么硬朗?老太太自己说:“医学研究让我永葆青春。”

她叫李桓英,50多年前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在世界卫生组织任职七年,20年前,毅然决然回国推进祖国医学研究。

当时,家人都在国外,决心下得有点儿“狠”,有点儿“狂”,有点儿“怪”。连现在的学生们也这么评论她。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报了到,李桓英从此全身心投入到麻风病的防治研究中。就自己一个人,住在父亲留下的小屋子里。

麻风病在城市里已经被逐渐淡忘,但是在云贵川地区,仍然给不少人带来痛苦。据说,病人先表现为皮肤癣,不及时治愈会影响神经从而造成肌肉和血管损伤,很多麻风病人鼻塌眼瞎、肢体残疾。以前在偏远山区的小村庄,一旦有人患有麻风病就会妻离子散,有些地方会自然隔离出麻风病人聚居的“麻风村”。

看到病人的痛苦,李桓英下定决心,要和麻风病菌战斗,和人们对麻风病歧视观念战斗。在李桓英的带领下,麻风病研究实验室在我国率先开展非隔离短程联合化疗,只用24个月的疗程治好麻风病。

当年,推行联合治疗时,麻风病被视为绝症,很多人不理解,也不相信。麻风病人的皮肤标本的记录、保存、运送需要省、市、县、村多级麻风病防治站的配合,李桓英一次次到病区,和病人接触,一步步地教当地医护人员如何做标本……身体力行换来人们的敬佩和配合。云南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的杨军提起李桓英教授时说:“为了麻风防治事业,她可以什么都不顾。她的敬业精神,是麻防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跟李桓英学习研究麻风病十年的翁小满说:“别人都说我现在的脾性和恩师一样,恩师那种对工作的执着、坚韧我可不能比。”翁小满有一次在表示各型麻风病人血清抗体分布的散点图上少标一个点,遭到恩师的严厉指责:“一个点代表一个病人,数据要拿到国际会议上宣读,错了,受损害的是国家。”

十年言传身教,在翁小满看来,恩师的“狂”、“狠”、“怪”,正是让人佩服和学习的地方。

下周,86岁的李桓英又要启程前往云贵川。那里,她4次遇险,两次翻车,两次翻船。那里有唤她“大摩雅”(傣族对医生的尊称)的人们。那里有她深深牵挂着的生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