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江苏淮安有这么一所学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其校训;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其目标;用周总理一生为公的精神感教学生是其教学方式……这所学校就是淮阴工学院。如今,淮阴工学院已经走过了49个春秋,从一所专科院校成长为一所工、文、农、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本科院校,周总理的精神已成为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
提到学校的办学理念,淮阴工学院的院长章跃博士说:“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做人,然后才是有才。”
在淮阴工学院,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其办学优势之一。一位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发言说:“能到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接受高等教育,是我一生的荣幸和骄傲。”基于地处周总理故里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淮阴工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确立了“用恩来精神办学、用恩来精神育人”的治学理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校训更激励着学生在青年时代就树立远大理想。
育人如同植树,需要勤看护、常浇水、多施肥。在淮阴工学院,反映周总理生平事迹的图片和资料被置放在教学楼里;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周总理亲属及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来校作报告。
为保证对周总理精神的学习落到实处,该校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一年级打造思想基础;二年级重点改良学习出现“抛锚”、沉迷网络等现象;三年级确立成功成才主题教育;四年级以树立正确就业观为主题。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引导学生像周总理那样读书、做事、做人。
在周总理精神的影响下,该校90%以上的学生申请入党,上百名优秀毕业生主动奔赴西部贫困地区和苏北欠发达地区奉献青春才华。
“做与总理一样的人”
能够德才兼备、学以致用是淮阴工学院的育人目标,“周总理一生清廉为公,少时便树立远大理想,他的精神虽不在党章里,但始终在人们的心中,因为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该校电子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张乃钟这样说到。
多年来,淮阴工学院坚持将对周总理精神的学习融入到教学实践和师生生活中,有关周总理艰苦奋斗、勤俭为公的事迹被学校编集成书,发放给每位学生。为激励学生注重德才双向发展,该校还开展了“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和“周恩来班”评选活动。
通过学校开展活动和学生主动学习,周恩来精神对淮工师生产生了深刻影响。该校成立了“爱心服务社”、“阳光志愿者协会”等爱心社团,其中“爱心服务社”坚持义务家教十年,走遍淮安大小社区;“阳光志愿者协会”多次组织义务献血……
2006年,该校电子信息工程系学生卢林林被确诊患了肝癌,得知此消息,一名学生将刚拿到的1000元奖学金默默投入募捐箱,一名靠助学贷款上学的贫困生将打工赚来的100元捐献出来,该校章跃院长听说此事后拿出自己的一半工资捐给卢林林,短短两周,仅学生就为卢林林捐款近3万元。
在周总理精神的感召下,该校师生的钻研精神也得到提高:老师带着学生下基层、进企业实战实干;学生积极参加计算机技能比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自发组织开展英语文化节和大学生读书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此,该校经管学院的一位毕业生说:“在大学期间,周总理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不仅教会我勤俭节约、乐于助人,也激励了我树立远大理想,我希望能够做一个与周总理一样拥有高尚品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