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与科学模式心理治疗
孟娟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心理学学科中一直存在着自然科学取向与人文科学取向之争,这种争论不可避免地体现在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心理治疗中。基于人性观的不同,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人文科学
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目标定位和策略选择
宋功德在《新视野》2007年第4期撰文认为,目标定位、条件分析和策略选择是行政法治建设的三个关键问题,缺一不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应当兼顾普遍法治规律和中国特色,将其目标定位为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引擎”,推动整个公共行政关系的理性化,并自始至终贯穿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来维护和拓展公民权利这根主线;应当立足社会现实,充分利用现有本土资源,全面回应行政法治建设的迫切需要;应当选择一条切合我国实际的行政法治建设道路,稳步推进、循序渐进,以解决具体的现实公共行政问题为着力点,推动行政法治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本质特征
裴德海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撰文,对中国学界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进行了梳理,比较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其他各类人道主义作了区分,指出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作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在规定性,表明其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同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统一。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异化劳动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阶级特征;清理思想废墟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科学特征;置立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革命特征。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既继承了前人更超越了前人,只有廓清其本质特征,才能进一步探讨它在整个马克思学说中的地位及意义。
日常生活与审美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来美学界的热门话题。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导致的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变革,不同的理论家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为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发表了一组有关该问题的文章,分别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涵、历史渊源、社会影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高建平在《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中指出,在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理论背景:第一,中国美学没有经过一个分析美学的阶段。第二,中国美学告别“文革”时代的工具论的时间还不久。第三,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浪潮就很容易被导向一个与西方理论发展完全不同的方向,将主要的注意力指向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是对社会发展的理论批判上。周宪在《“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中认为,“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始终与两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第一个关键词是“体验”;第二个关键词是“品味”。中产阶级是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体,但中产阶级的审美化诉求往往会作为某种普遍的社会和文化倾向呈现出来。中产阶级审美化品味的普泛化有其积极意义,它是在社会发展基础上对日常生活本身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我们也需要反思如下问题:当代消费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历史上无数先哲们所心仪向往的理想审美境界是否一致?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否仍然保留着审美精神中应有的平等、公正和自由?现代性的困境已经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中被超越了吗?彭锋在《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中则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审美超越艺术领域的界限而进入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对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讨论应该在一个广阔的跨学科的领域进行:我们可以从哲学上来讨论审美的越界是否应该,从社会学上来讨论这种越界如何可能,从政治学上来讨论这种越界的隐蔽目的。因此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反思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