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国十大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2007-09-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A01干赤

干赤,男,藏族,1954年11月12日出生,是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白扎乡吉沙村卡麻村民

小组的一名普通农牧民党员,现任卡麻扶贫协会会长。

早年,干赤家境贫寒,时常靠救济粮度日,靠左邻右舍帮助。他不甘心向贫困弯腰,凭着制作藏汉家具、雕刻花鸟虫鱼和绘画的绝活儿,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看到许多乡亲还未摆脱贫困,他从1983年开始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多年来,他的心中始终装着比自己贫困的乡亲,对贫困户嘘寒问暖,谁家的房屋夏日漏雨、冬日灌风,他都会主动上门帮助维修房屋,给贫困户解决面粉,给贫困学生发放球鞋等,奉献爱心乐此不疲。

为了使助人为乐之举扩大效果,干赤于1990年倡导成立了囊谦县第一家扶贫协会。协会成立以来,他多方奔走,积极协调,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去年还购买了两辆微型面包车,搞长途客运服务,增加协会收入,以便帮扶更多需要帮助的农牧民。2003年,他了解到全县有35名缺衣少食、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前后带13名精神病患者到省城大医院治疗,其中尕玛义加等11名患者得以康复。干赤还亲自为众多去不了大医院就治的患者医治。从1972年起,他就在村里从事赤脚医生工作,凭着多年积累的医治经验,采用藏医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精神病患者。协会成立以来,他先后赴西藏昌都、那曲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周边17个县从事救助、医治精神病患者工作。仅2006年,他就收养治疗患者65名。2006年7月,他赴杂多县对153名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145名患者现已痊愈。2003年以来,他已救助、治疗精神病患者及残疾人1443人,已治愈713人,个人累计投入资金达24万余元,用于精神病患者的医治和康复治疗及助贫帮困。他向农牧民伸出援助之手,给患者及其家属带去了希望。

1996年5月,青海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干赤扶贫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称号;2006年10月,荣获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光荣称号;2006年,荣获全国敬老、助老、爱老先进个人。

A02王兵

王兵,男,38岁,陕西省西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后勤服务中心职工。

王兵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单位后勤服务中心工作,他勤奋好学,业务精通,干一行,爱一行,连续四年被评为西安烟草系统先进个人。十几年来,他义务承担起十几名离退休职工和孤寡老人换煤气、搬东西等重体力活,热心传递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1993年秋,一位昔日同窗好友因接连遭受精神打击,不幸罹患“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行为失常。就在好友年迈多病的父母为儿子的病手足无措时,王兵伸出友爱的援助之手,用真挚的友情撑起了这个病困交加的家。他不辞劳苦地照顾好友的起居生活,一照顾就是14年。他带着好友四处求医看病,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在妻子下岗、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14年间共为好友花费了5万余元。

王兵把好友和他家的事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说:“照顾他是我应该做的,任何一个有爱心的人,遇到这样的事,也一定会管到底的。”

王兵的先进事迹得到了陕西省委、国家烟草局、省烟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烟草专卖局、陕西省烟草专卖局先后发出了《向王兵同志学习的决定》。国家烟草专卖局2006年6月授予王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职工的荣誉称号,2006年他被评为西安市文明市民,2007年4月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200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情动丁亥”报道了王兵的感人事迹。王兵一家还被评为陕西省五好文明家庭。

A03王书臣

王书臣,男,44岁,中共党员,天津市公安局红桥分局南头窑派出所民警。

1971年,还在上小学的王书臣看到双腿有残疾的张连喜同学每天由残疾的父亲接送十分艰难,便主动提出背他上学。从此,王书臣30年不辍,“背着”张连喜跨过了无数艰难坎坷。王书臣背着张连喜上学,一背就是10年。1981年,王书臣高中毕业应征入伍。他放心不下张连喜,和弟弟商量由弟弟继续照料连喜。1984年底,王书臣退伍到天津公安红桥分局工作,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连喜。为更好地照顾,王书臣干脆搬进他家住。当王书臣得知张连喜所在的工厂倒闭,失去了唯一生活来源后,多方奔走,找到一个摊位,并出钱让张连喜干起小买卖。几年后,因市场变化,张连喜的小摊无法经营下去,一家人再次陷入困境。王书臣想法把他介绍到一个朋友的小店打工。随着张连喜年龄增长,王书臣又帮他操持建立家庭,几经介绍,张连喜终于找到女友,结婚典礼那天,是王书臣把张连喜背进幸福殿堂,张连喜流着眼泪给王书臣唱了一首《牵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2005年春天,王书臣发现张连喜背上长了3个粉瘤,已经化脓,立即背着他打车到医院,花了1000多元做了两次手术,直到痊愈。张连喜常常动情地说:“如果没有书臣,我不会有今天,也不会过上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王书臣在帮助张连喜的同时,还把满腔热忱无私地献给了困难群众。多年来,他相继与辖区内11户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建立了长期联系,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潘木珍没有常住户口,丈夫又因病下岗在家,一家4口仅靠丈夫的微薄收入度日,生活十分困难。王书臣按政策为她解决了常住户口,并帮她儿子找到工作,使这个特困家庭经济上有了保障。潘木珍含着泪说:“你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全家人这辈子忘不了你!”王书臣则说:“这没什么,照顾好你们的生活是我应该做的。”王书臣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和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A04王叶莉

王叶莉,女,31岁,甘肃省白银市公安局平川分局宝积路派出所户籍民警。

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王叶莉以勤奋好学、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局上下一致认可。在“第二代身份证”工作开始办理时,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她主动放弃中午和周末的休息时间,加班办理身份证。据统计,在办理“二代证”的3个月时间里她加班加点达210个小时。

王叶莉不仅工作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更是一名极具爱心、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警察。她

在公安局户籍科上班时,与老百姓打交道成了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细心的她时常会发现困难群众的一些情况。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眼神,王叶莉感到了个人力量的渺小。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一个名叫“民警E站”的网站,在网站里她找到了和自己一样具有爱心的盟友。和网友联系好之后,她利用周末去了平川区特别贫穷的种田乡,对每一所小学进行调查。在王叶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一个由她发起、全国公安民警参加的网上助学活动拉开了序幕,这次活动有20多个省市的200多位民警直接捐款,用捐款购买书籍和教学器材全部捐助给种田乡村小学,受益学生2000多人。在资助小学的同时,王叶莉还发起了“一对一”资助活动,即一个资助人或资助小组确定一名特困高中生,组成“一对一”资助小组,帮助该特困生完成高中学业。到目前为止,已资助了5名特困生,其中两人为王叶莉一人资助;她不仅在经济上给这些家庭困难的孩子以帮助,还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以外的生活和心理情况,受到帮助的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叶子阿姨”。

王叶莉在看到困难情形的时候那颗善良的心被深深打动,从而使她毫不犹豫地向那些可爱的、待援的孩子们伸出了救援之手。其实,王叶莉的经济并不宽裕,丈夫没有固定的职业,他们也没有自己的房子,6岁的孩子寄养在王叶莉的母亲家。尽管助学资金占了收入的一半,她却无怨无悔。有些网友曾提出要报销她在走访时的花销,她只是平淡地说了声:“那些钱还是给孩子们买点书吧。”为了支持她的爱心活动,她所在的平川公安分局在全体民警中开展了献爱心活动,募捐资金5000多元。

2007年初,她被评为平川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甘肃日报、白银市电视台多次对王叶莉事迹进行报道。

A05王秀珍

王秀珍,女,50岁,中共党员,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北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

改革开放后,王秀珍从做豆腐、捂豆芽起步开始创业,先后创办9家企业,年产值达2亿多元,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1100多万元,为65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她每年用自己企业的收入慰问部队、慰问老人,支持学校办学,捐资400多万元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她连续5年在“八一”节和重阳节慰问部队官兵和全村老人,慰问金额达70多万元。2007年春节前夕,她请全村600多位老人吃年饭,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给老人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王秀珍先后捐款10万元,修通北城镇主干道腾霄路并浇筑成水泥路,出资80万元修复北城的历史文物高古楼,捐款近20万元为北城中心小学订制720套课桌、购买10台电脑、修建厕所。2000年被选举为北城镇居委会主任后,她拿出自己的全部工资先后为28户特困户、15名老弱病残人员解决生活困难,先后把4名孤寡老人接到家中长期赡养,直到送终。目前,她家中仍有2名被赡养了10多年的残疾人员。

王秀珍用博大的母爱去感化迷途青年。10多年来,她接收了100多名失足青年、智障人员和离异家庭子女在自己的企业就业和在家中生活,有97名青年迷途知返,帮助27名吸毒人员成功戒毒。1999年11月,王秀珍被授予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荣誉称号,2001年5月被授予云南省玉溪市第二届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称号,2006年4月荣获玉溪市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9月被授予云南省三八红旗手及新农村建设致富带头人,2006年12月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母亲。2007年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A06王志鑫

王志鑫,男,25岁,贵州省毕节市大新桥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2006年12月中旬,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贵州分库的王志鑫与浙江一个身患白血病的15岁男孩的HLA(人类细胞组织相溶性抗原)初配成功。2007年2月的一天,贵州红十字会辗转找到王志鑫,问他愿不愿意进行第二次配型。王志鑫当即表示:我随时都可以去进行配型。贵州红十字会要他到毕节地区红十字医院再采集一次血样,送去北京作高分辨检测。这时,有人问他:“你去捐造血干细胞可以得好多钱?”王志鑫说:“我家虽然不富裕,但是要用造血干细胞去卖钱,我认为无疑是出卖自己的身体,谈到钱我就不捐了。我的想法就是想用我的造血干细胞让白血病患者多一些生存的希望,这是平凡人与平凡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帮助,爱心比金钱更重要。”2007年5月30日,王志鑫接到赴浙江捐献的通知后,十分感慨。在茫茫人海中,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是几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在较为罕见的HLA型中,相合的几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能与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HLA配型成功,他觉得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幸运。

媒体知道王志鑫将赴浙捐献造血干细胞事情后,便和他取得了联系,准备采访他,他拒绝了。他说:我不想张扬,只想安静地去安静地回来。

6月8日,王志鑫开始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各项检查。经过三天的动员剂体内动员,他于6月11日和12日两次采集造血干细胞220毫升,直接送到了浙江,为患者送去了福音,送去了延续生命的希望。

王志鑫说,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伸出双手,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白血病人或者其他有困难的人,他们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人与人之间将更加和睦,社会将更加和谐。

2007年,王志鑫荣获国家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荣誉证书和贵州省红十字会荣誉会员证书。

A07王贵武

王贵武,男,48岁,民建会员,天津银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也许是世界上母亲最多的人,除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还认养了10位抗洪烈士的母亲,并且十年如一日帮助照料她们的生活。

1998年,在抗洪抢险斗争中,空军某高炮团10位战士英勇牺牲。曾经也是一名空军战士的王贵武深为战友的英雄事迹感动,他走遍4个省,千里寻亲找到烈士们的家乡,认养了10位母亲,并当即为10位母亲分别购买了终身养老保险,承诺要替烈士为母亲尽孝。

王贵武认养母亲后,特意为每家安装了电话。他说,我要时时让母亲们感到,我就在他们身边。从此,他经常打电话向母亲们嘘寒问暖,哪位母亲过生日,他都寄去生日礼金和慰问信,每年春节,王贵武都陪着母亲们一起过年。10年来,10位母亲和王贵武结下了深厚的母子情。

1999年,王贵武看到烈士梁力家的房子太挤,就出资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三室一厅,还出资12万元帮助4位母亲家里建起了新房,了却了不让母亲们住着危房进入新世纪的心愿。母亲们有了难处也总是第一个想到王贵武,对于母亲们托办的每一件事,他都尽心尽力。烈士马斐的母亲找到他,希望帮助马斐的姐姐找份工作。他四处奔走千方百计想办法,直到母亲满意。烈士丁云峰的一位亲属没有工作,他主动把其安排到自己的公司上班。

2004年和2007年,他先后两次把烈士的父母们接到天津,带他们在北京、天津游览,并为他们检查了身体。2006年夏天,烈士高建成的母亲病了,王贵武听说后马上赶去看望老人。当看到老人躺在床上,满身是汗时,立即给她安了空调。

整整10年,王贵武为10位烈士母亲办好事、办实事从来没有间断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对我亲娘是嘛样,对这10位母亲也是嘛样”。对王贵武助人为乐,照顾烈士母亲的义举,解放军空军政治部给予高度肯定,并授予他“拥军一颗丹心,优属满腔深情”的锦旗。1998年至2004年间,他的事迹曾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天津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

2000年,王贵武被授予天津市双拥工作模范个人称号,2007年被天津市委、天津警备区向全国双拥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A08邓菊梅

邓菊梅,女,53岁,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街道环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邓菊梅1990年下岗后,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自办防盗门厂,安置40多名下岗职工,企业越办越红火。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她不忘回报社会,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大家推选她为居委会主任后,她一心扑在社区工作和为群众办好事上,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拿出自家5万元资金清理了社区内几百吨垃圾,代缴了拖欠的水电费,又拿出7万元资金免费建起了15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室。她关爱弱势群体,关心、帮助、感化“两劳”释放人员,先后为30多名释放人员安排就业,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她至今还资助着5位孤寡老人,3位残疾人,用诚心、爱心、宽容来营造和谐社区,使社区的社会治安、环境面貌、人际关系、文化生活等发生了显著变化,环南路社区被评为“全国先进社区”。

多年来,她一直照顾着社区80多岁的老党员高秀珍老人,经常为老人打扫卫生,拆洗被褥;逢年过节,给老人送去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老人生病时,邓菊梅给老人喂药打针,细心照顾,让高老太及家人深受感动。白雪云老人有一天半夜突患急病住院,医院让先交5000元,其儿子当时只有3000元,邓菊梅知道此事后,及时拿出2000元,先让老人住院。老人出院后,她每天为老人做饭,梳洗,细心照料,老人想吃啥,她就给老人做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恢复了健康。老人高兴地见人就说,我多亏了菊梅娃了,她真比我亲闺女还亲。社区残疾人马自力患脑瘫,张梦林患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生活困难,她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千方百计资助他们,给他们送钱送物,排忧解难;他为马自力家办了售奶的小摊,使其走出困境,增加家庭收入;为张梦林联系上西安市交警一大队,结成帮扶对子,使他树立起生活下去的勇气。所有这些都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她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自筹资金,克服困难,带领班子成员,建成了“邓菊梅就业服务中心”,为下岗失业人员排忧解难。

2002年,邓菊梅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2005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7年3月荣获全国十大女杰提名奖。

A09白珍

白珍,女,藏族,中共党员,59岁,1970年参加工作,现任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策门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白珍自担任基层干部之日起,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以居委会为家,以团结带领居民奔向小康之路为己任,集中精力抓居委会工作,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她发现由于社区居民大都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工作,社区没有幼儿园,孩子的教育成了家长的心病,于是她在社区内创办了一所

“团结幼儿园”。为改善幼儿园教学条件,她共计筹集资金48万元,先后改建、扩建幼儿园两次。为了带领居民群众走上致富之路,1975年白珍组织15名妇女,拿着借来的1500元资金,开办了团结饭馆,经过大家几年的共同努力,截至2004年,团结饭馆从开馆之年的1500元发展到拥有流动资金36万元、固定资产60多万元。

白珍热情资助困难学生上学。从1996年开始先后承担了本社区6名贫困学生的全部费用,至今共计资助4万多元。去年贫困学生巴桑卓玛考取北京某大学,因无力承担学费,准备弃学,白珍得知后,主动承担巴桑卓玛每年万余元的费用,为巴桑卓玛继续上学读书成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002年7月,白珍把孤儿旺堆送到江苏省无锡市光华学校,居委会每月寄去生活费及暑假返藏的路费。

她热情关心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体。每逢过年过节,白珍都动员居委会干部和企业为困难群众捐款,为贫困户和敬老院、孤儿院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为了解决社区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白珍把20名无业人员安排在居委会综合治理工作岗位,同时还想方设法与企事业单位联系,解决10名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在白珍的带领下,短短几年,策门林社区居委会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2006年社区居民人均收入达5205元,住进新房的居民户达80%以上,电视、冰箱等进入了绝大部分居民家庭,不少居民购买了家用小型汽车。如今,策门林社区居委会处处洋溢着平安、和谐、文明、富裕的新气象。居委会现有文明大院7个,文明街1条,文明商店2个,文明家庭38个。居委会曾被评为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白珍自己也获得全国少生快富模范家庭,全国妇联先进个人以及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先进工作者,巾帼建功,优秀共产党员,扶贫先进工作者,妇女儿童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A10丛飞

丛飞,男,中共党员,生前为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丛飞是我国著名歌唱家郭颂先生的关门弟子,一直刻苦钻研小品、哑剧、口技、魔术、模仿等方面的技艺。刚到深圳的时候,他做过搬运工、洗碗工。曾经因为累得浑身发抖,晕倒在草地上,那时候就给自己改名叫“丛飞”,意思就是从草丛中起飞。难忘的经历,使丛飞特别同情弱者,对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他总想尽力去帮助。1994年,丛飞到四川成都参加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他毫不犹豫地掏出身上全部现金2400元放进了捐款箱。这件事使他体会到,自己也有能力改变那些穷孩子的命运。从此他立下誓言:要尽自己所能扶危济困,向社会奉献爱心!

丛飞回到深圳就加入了深圳义工联成为一名义工,经常进行公益演出活动,先后20多次到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等地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为失学儿童筹集学费。每到一地,丛飞都要认领资助当地几个贫困学生,从1995年到身患癌症住院的前一年,丛飞资助的孩子已经有178名。丛飞本可以过上富裕的日子,但丛飞的家只有58平方米,非常俭朴。有时为了及时给山区的孩子们交学费,丛飞还向一些朋友借钱,前后共欠下了17万元的债务。2005年5月,丛飞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就在这生死攸关的半年里,丛飞坚持参加各类慈善义演65场,捐款数万元。累计下来,丛飞的义工服务时间3600多个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捐款金额超过300万元。受丛飞资助的贵州省织金县中学生王维珊在写给丛飞的信中说:“我从来不知道伟大可以这样具体,感动可以这样彻底,人生可以活得这样博大无私。”

丛飞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很好地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普通市民应该如何发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一个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弘扬时代精神,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做到德艺双馨、为人师表,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重大课题。丛飞精神是时代的强音,丛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者、传播者,他用火红的青春和诚挚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扶困助残、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折射出对人生、对理想、对事业的忘我追求。

丛飞荣获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五星级义工、深圳市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首届深圳百名优秀义工、深圳市最具爱心人物等荣誉称号。

A11孙茂芳

孙茂芳,男,65岁,中共党员,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现离休。

孙茂芳,人称“京城的活雷锋”。他四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像儿子对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5位孤寡老人和8位生活困难的老人,向他们倾注了浓浓的亲情与孝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一位退休军人的情怀与操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

“我就是您的儿子。”这是孙茂芳照顾王炎老人17年间常说的一句话。王炎老人无儿无女,多病缠身,且脾气古怪,对谁都存有戒心。孙茂芳最初开始照顾他时,他总怀疑孙茂芳动机不纯,别有所图。孙茂芳就用一颗孝心去温暖他。闻到老人长时间没洗的脚散发出阵阵臭气,孙茂芳就小心翼翼地把老人畸形的脚趾一个个掰开,用温水清洗趾缝里粘糊糊的脏物。老人70多岁时,脚趾溃烂流脓,孙茂芳搀着他去医院看病取药,还帮他搞卫生、做家务。

老人87岁那年得了白内障,孙茂芳背着他到医院住院,守在病床前整整15天。老人眼睛恢复光明,说孙茂芳头发白了,孙茂芳深情地对老人说,“头发白了也是您的儿子,孝老不分青丝与白发。”王炎老人曾骨折卧床4年,孙茂芳每天去老人家中喂饭喂药、端屎端尿。就这样,孙茂芳凭着真情实意,终于彻底感动了老人。老人91岁那年,要立遗嘱,执意把一笔存款和一座四合院的私房全部赠给孙茂芳。但孙茂芳坚决婉拒了。他动情地对老人说:“我愿意伺候您一辈子,但决不要您一根草。”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近住着一位叫高志云的老人,1980年孙茂芳在搞军民共建工作中得知老人无儿无女,老伴又去世了,生活很贫寒,就主动照顾起老人,为老人送饭11年。有一次,老乡从宁波带了四只鲜海蟹给孙茂芳,孙茂芳煮熟后先为老人送去一只。老人到85岁时牙齿没了,孙茂芳又为老人送稀粥,送豆腐,感动得老人常把眼泪落在饭碗里。老人觉得孤单了,孙茂芳送去电视、收音机;老人脚痛了,孙茂芳买来按摩器为老人按摩两个月,直到老人能下地走路;1991年国庆节前夕,老人无意中说自己30年没去过天安门了,于是国庆节那天,孙茂芳借了一部轮椅,和全家人一起,一路走了5个多小时,把老人推到天安门,老人高兴得没合过嘴。老人逢人就说:“这是托党的福,托好人的福。”

孙茂芳还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营造社区新风尚的事业中。

他组建了“树新风、孝敬老人联络网”网站,每月和青少年网友为卧床老人理发,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他坚持每年定时领着小学生“学雷锋义务打(自行车)气队”服务路人,用雷锋精神滋润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田。

孙茂芳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华慈善奖、全国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一等功。

A12孙衍吾

孙衍吾,男,46岁,中共党员,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宣传干事。

自1980年创办“知海书屋”以来,孙衍吾27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助人为乐,被当地群众誉为新时代的活雷锋。

上世纪80年代,农民对文化科学的需求十分强烈。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及青少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利用图书报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孙衍吾节衣缩食,于1980年自费创办“知海书屋”。27年累计投入资金30多万元,购书订报及添置阅览设备。目前,“知海书屋”藏书7.2万多册,报刊380多种,接待读者1000多万人次,已经成为广大乡亲求知、求富、求乐的场所,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和乡亲们文化活动的中心。

20多年来,孙衍吾以“知海书屋”为阵地,以服务农民群众为宗旨,投入1万多元制作“农村科技读报栏”、“乡村好人好事”、“乡村法律咨询”、“科普墙报”、天气预报等宣传栏,帮助群众学习科普法律知识,树立乡村文明风尚。他还设立“流动科技书箱”,为种养专业户排忧解难,帮助定城镇排坡村农民创办养殖场,购买和赠送养殖图书,并推荐“鱼塘养鱼,水面养鸭,立体经营”的致富方法。

村民莫若鑫在孙衍吾的帮助下,办了一个年养鸭1.6万多只,养鱼10万尾的养殖场,年销售额达3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青年科技致富能手。孙衍吾还坚持27年每天义务向广大群众报送“天气预报”,累计9800多条,出版墙报800多期,抄写张贴法律条文、案例940多篇,累计360万字。

孙衍吾心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锻造国家有用之才作为己任。为扩大青少年的知识面,他经常到书店订购《高考指南》、《成才导报》等图书报刊,特设“青少年阅览处”,还利用寒暑假期为青少年开展“读书讲座”、“道德规范讲座”等。“知海书屋”逐渐变成了青少年参与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20多年来,经常到“知海书屋”看书学习的学生中,有96人考上了大学。他的付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尊敬。

孙衍吾2003年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06年被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授予2001年―2005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A13成济武

成济武,男,75岁,中共党员,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81年转业后任山西省晋城县果品公司副经理,1995年退休后开办过加油站、煤矿,2002年起被聘为山西省泽州县关工委扶贫助学委员会主任。

成济武常说:“我小时候家里穷,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如今条件好了,不能让孩子们再没有文化。”多年来,他投资近200万元,为家乡修建了5所希望学校;资助贫困大中专学生53名,抚养孤儿10名;拿出16万元启动“两只羊”扶贫助学工程,使130名农村贫困中小学生上学有了保障。

作为一名老党员,成济武深深知道,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为了改善乡亲们的居住条件,他出资435万元,为东沟村建成了宽5.2米、高4米,长1500米的两条涵洞;修通了一条长2.8公里、宽6米的环山柏油公路;帮助裴凹、元沟、李沟等村铺设公路7.2公里,使交通闭塞的村民们终于走出了大山。他出资20万元,帮助乡里建了一所综合医疗大楼,并投资17.5万元,为医院买了一部救护车和一台透视仪,改善了医疗条件。他还捐资68万元,打了一口465米深的机井,使全乡人饮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出资20多万元,为全村280户村民接通了程控电话,帮350户村民安装上加密电视。

平常日子里,村里、乡里的困难户找到成济武,他从没二话。村民成华永的儿子患脑肿瘤要到北京去治疗,但没有钱。他知道后,拿出1万元,让村干部给他送去。村里3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得到了成济武无微不至的关照,去世后,成济武带头出资安葬他们。村里有7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生活困难。成济武从2002年开始,每年发给他们每人50斤大米和10斤油,平时赶庙会发上50元的赶会钱。2007年春节前,成济武将450袋大米和450桶食用油分别送到了本乡和邻乡的450户贫困户家中。近年来,受过他资助的贫困村民在3000人以上。

拥有万贯家产,但成济武75岁了却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有进过一次大饭店;平时生活俭朴,不喝酒,抽的烟也只是两块五一盒的便宜烟;年近古稀的老伴还收拣废品补贴家用。有一年腊月三十,当他把困难户、贫困生安排好后,自己身上连5元钱也掏不出来了。“管老的,管小的,管病的,管死的,就是惟独不管他自己”,了解成济武的人都这样说。对别人有求必应,对集体慷慨大方,成济武被人们称为千万“付”翁。

成济武先后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全省模范离退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

A14吕顺芳

吕顺芳,女,57岁,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官林镇义庄村农民。

吕顺芳小时因家境贫困,年幼的妹妹被忍痛遗弃。为了圆母亲晚年骨肉团聚的心愿,她四处奔波寻找妹妹,然而直到母亲去世也未能如愿。寻亲路上,吕顺芳发现还有更多有着同样遭遇的家庭,她暗下决心:“我要帮天下父母寻找他们失散的儿女!”

2000年5月,吕顺芳在家中办起了“寻亲驿站”,先后接待了来自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14个省区的3000多名寻亲者。她收集寻亲者的姓名、相貌、血型、特征等信息,整理了全国各地600多个寻亲者的资料,并与全国10多家报社、电视台和网站取得联系。7年来,吕顺芳每年都组织大规模的寻亲见面会,每次她总是跑前跑后,为远道而来的寻亲者提供方便,还经常安排经济拮据的寻亲者在家里吃住。陕西潼关的周进峰前来寻亲,吕顺芳陪他连着几天从早走到晚,终于找到了亲人。西安的钱女士在报上看到寻亲见面会的消息,赶到宜兴却没有找到亲人,急得哭了。吕顺芳安慰她说:“别泄气,你先把我当作你的亲人吧,我们一起找!”看到离散多年的家庭终于团聚,吕顺芳陪他们一起欢笑、落泪,她说:“看到八九十岁的老人能在有生之年与亲骨肉团聚,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为帮人寻亲,吕顺芳辞去工作,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寻亲活动期间,无数电话接得她喉咙嘶哑,常常晚上10点多钟才吃上饭,深更半夜还常被电话铃声惊醒。别人问她图啥?她说,“天下再大也大不过人间亲情!看到那么多人流着泪说‘吕大姐,拜托你了!’我总不能放下不管呀!”只上过高中的她掌握了10多种方言,学会了电脑操作,开通了“吕大姐寻亲网”和寻亲QQ群,还多方奔走,帮助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寻亲基因库”。

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心队伍中来。常州朱文标老人在她帮助下和内蒙古一名孤儿斯琴高娃取得了联系,尽管无法确认父女关系,但老人还是两次寄钱资助斯琴高娃一家,老人说:“是不是女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份亲情。”江苏泗阳农民潘守平经吕顺芳帮助和70多岁的老母亲相认,感动之余,并不宽裕的他开始资助四五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学。

7年多来,吕顺芳帮助150多名寻亲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亲人,使一个个离散多年的家庭破镜重圆,用爱心演绎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寻亲大姐”。

吕顺芳被评为江苏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她的事迹。

A15乔文娟

乔文娟,女,53岁,中共党员,河南柴油机集团退休职工,中国拥军网站站长。

1976年8月,乔文娟上街时被一辆载重拖拉机撞成重伤,生命垂危,是两位解放军战士将她送到医院,其中一位还为她献了血。解放军150医院专门成立抢救组,将她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从那时起,乔文娟下定决心:此生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报答亲人解放军。30年来,从“拥军姐姐”、“拥军嫂子”到“兵妈妈”,从“家庭兵站”到“心理咨询热线”、“拥军网站”,乔文娟把一腔挚爱献给部队建设,满腔热忱地为部队战士排忧解难。

乔文娟先后认下了186个“兵儿子”,被11个驻军连队聘为“编外指导员”。战士们亲切地称她为“兵妈妈”。在乔文娟的“兵儿子”中,有15个不幸身患绝症。为了照顾好这些“特殊的兵儿子”,她主动辞去河南柴油机集团公司经营部经理的职务,提前办了“内退”手续,用赤诚的关爱,把几名处在死神魔爪中的战士给拉了回来。“兵儿子”姜腾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住院后,乔文娟三天两头前去照料,帮他洗脚擦身。战士付军长患鼻咽癌,化疗期间厌食、恶心。乔文娟就做可口的饭菜,煨好鸡汤,送到医院,一口一口地喂他。小付思想上有包袱,乔文娟就耐心开导,要他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在她的细心照料下,曾被医生宣布只能活3个月的小付,竟奇迹般地康复了。出院那天,小付抱着乔妈妈失声痛哭:“没有妈妈,我的精神早垮了,哪会有今天!”某部身患白血病的战士蒋友清,是让乔文娟操心最多的“儿子”。为给蒋友清寻找骨髓配型,乔文娟拖着多病之躯,抱着“寻找十万分之一的希望”,行程1万多公里,先后到上海、北京、济南、深圳、香港等10多个城市,最后终于在台湾找到了骨髓配型,使蒋友清重获新生。

为更好地与战士们交流谈心,1999年初,乔文娟在家里建起了河南省第一个免费“战士心理咨询热线”,2004年又自费创办了中国拥军网。她先后到部队作报告100余场,与1000多名战士当面或电话谈心,与2000多名战士进行书信交谈,帮助300多名大龄青年军人找到对象,给企事业单位推荐了上千名退伍战士,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官兵的高度称赞。

2004年1月,乔文娟被国家民政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同年,被全国妇联授予第四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A16全二平

全二平,男,1971年1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邮政局小佘太镇邮政所所长兼乡邮员。

全二平从事乡邮投递16年,踏实工作,服务乡亲,扶残助困,不计功利,帮扶村民脱贫致富,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称赞,也深深感染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小佘太镇,孩子知道有一个雷锋式的邮递员叔叔,大人知道有一个干工作不讲条件、不讲代价、不怕吃苦的邮政职工,他是全市50万青年的旗帜和骄傲;在邮政行业,是“一言一行树邮政形象,一心一意为用户服务”企业精神的实践者。

全二平长期帮助一位叫任秀菊的孤寡老人。1990年,任秀菊老人中度烧伤,整个胸脯脱了一层皮,双腿被烧得卷曲了,两只手失去知觉。全二平雇车把老人送到乡卫生院进行住院治疗,医药费除了政府给补贴一部分外,其余全部由全二平负担。出院后,全二平每两天为老人清洗换药一次,直到两个月后伤口愈合。老人吃饭需一口一口地喂,大小便失禁不能自理,全二平端屎端尿,直到1992年老人90岁去世。全喜贞,乡村教师,今年48岁,与全二平同村,1995年患脑血栓偏瘫在床,全喜贞的妻子也体弱多病,还有两个孩子在念书。全二平将全喜贞老师家的农活一揽子包了下来,春天耕地、播种,夏天打药、浇水,秋天收割、耕地。义庆昌村有个残疾人刘财,今年55岁,天生弱视,生活不能自理,1997年其父去世,其母患了脑血栓卧病在床,家庭生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全二平得知后,主动承担起照顾这娘儿俩生活的重担。每天上班途经刘财家时,他总要进屋看看,帮刘财劈柴打炭,挑水买药。每年冬季,全二平就找村社干部为刘财解决取暖的煤炭。每逢过节,他总是把家里好吃的给刘财娘儿俩拿上。到了年关,他忘不了嘱咐母亲给刘财家里多置办一份年货,抽空帮助刘财打扫卫生,让他们也能高高兴兴、干干净净地过年。

全二平曾获乌拉特前旗优秀青年、十佳优秀青年、优秀共产党员、行业十佳文明服务标兵,巴盟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连续15年被评为乌拉特前旗邮政先进工作者、优秀投递员;2007年,被树为巴彦淖尔市邮政行业爱心邮路的标兵和旗帜。

A17刘月生、王世昌

刘月生,男,90岁,中共党员,军委工程兵原副政委、离休干部。王世昌,女,84岁,中共党员,国务院国资委离休干部。

为了能让家乡河北省顺平县的孩子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学,刘月生、王世昌夫妇将晚年的心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

对这样两位老人来说,要想白手起家,为家乡建一所学校,何其难啊。1989年开始,他们通过社会关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找到3位爱国港商捐资了74.5万元。其中,港商梁洁华女士捐款58万元。此后,王世昌四处奔波,跑有关部门落实建校的具体事宜。不久,以梁洁华命名的“希望学校”,在顺平县常各庄村动工建设。

施工期间,60多岁的王世昌始终奔波在一线,刘月生因岁数较大,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一次,王世昌正在工地上忙碌,突然接到电话说刘月生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她连忙赶回北京,在医院里陪了三天三夜。但王世昌心里却总惦记着工地的事。刘月生知道她的心思,就对她说:“快忙学校的事去吧,我这儿没关系。”王世昌一听,当天就离开医院回到了工地。那时的王世昌,不知冒着严寒酷暑往返于北京和顺平之间多少趟。她和民工同吃一锅饭,啃馒头,喝菜汤,中午就在一个长椅上枕着砖头小憩一会儿。那段时间,她瘦了30斤。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她忍受着右腿膝盖长有骨刺的疼痛,亲自去建材厂家订货,亲自押车将建材运回工地。为了买到便宜的水泥,她一趟趟地找水泥厂,磨破了嘴皮子,终于拿到了低价货。她打听到附近南吕村的砖瓦质量好,为了把每块砖的价格降低一分钱,她拉着县里有关人员去说情。施工后丢弃的废水泥袋、破纸盒,她都要捡起来卖破烂换钱入账,地上的碎砖头也要收起来铺路。到1995年,建筑面积达2060多平方米,计84间校舍,可容纳18个教学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终于屹立在了顺平大地上。1997年以后,王世昌、刘月生夫妇又用梁洁华女士的捐助,为“梁洁华希望学校”盖了30间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2001年至2003年,他们再用梁洁华女士的捐款,为“梁洁华希望学校”建起了高中部。这不仅使“梁洁华希望学校”成了顺平条件最好的学校,还使全县普及高中教育的时间提前

了两年。从为家乡筹建新校到最终建成“梁洁华希望学校”,刘月生、王世昌夫妇整整奋斗了18年时光。

刘月生、王世昌夫妇在执著为家乡建新校的同时,还主动捐款成立了家乡教育基金会,号召社会集资,支持家乡发展教育事业。他们的家境并不富裕,然而他们省吃俭用,共向家乡的学校捐款30余笔、近20万元,还对口资助了三名困难家庭的小学生和一名大专生。

王世昌先后被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奖、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A18刘占华

刘占华,男,1948年2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乌海市明星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占华出身农民,放过牛,种过地,靠党的富民政策办企业致了富。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默默地兑现着“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和追求”的承诺。1983年至今,20多年如一日,他为群众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

刘占华担任新坝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期间,把自己企业的全部利润和所赚的钱都投在了新坝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捐资100万元为村里修通了4公里长农田道路,衬砌水泥干支渠2000多延长米,改造了高低压线路4公里长,新建农电设施3处,完善了二级提水工程,栽种了防沙林带,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造成良田。

为了下一代,刘占华先后捐资23万元,建起了乌海市第一所民办“希望小学”;拿出10万元为130多名上学贫困儿童支付了整整11年的学杂费和书本费;拿出8万元资助6名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并为特困教师捐款3万多元。新坝村村民孙英子丈夫去世,十几年里,刘占华一直资助她家三个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我靠党的好政策先富了一步,我有责任帮助困难群众尽快脱贫共同致富。”刘占华拿出40万元救助了60多名患大病的特困群众。他还拿出10万元钱为村里的特困党员、特困群众购买小尾寒羊,发展养殖业。残疾人刘远文,生活无保障,刘占华从1985年开始每月给他30元生活费,还给他供吃供穿。刘占华拿出100万元为全村1300多名村民交清了多年的农田水电费。此外,他还收养了4名无生活能力的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近几年,刘占华累计为当地公益事业和群众捐出现金650万元。在他的企业里,累计有1200名贫困农民工脱贫致富,盖起了新瓦房,原来的“穷小伙儿”挣到了钱讨上了老婆。

刘占华2002年至2006年获乌海市、海南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200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光彩事业先进个人;所办企业2002年至200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A19刘玉莲

刘玉莲,女,58岁,中共党员,现为新疆哈密市二堡镇二堡村乡村医生。

1971年,刘玉莲在驻地空军航校医院参加培训,掌握了针灸技术。回村后,刘玉莲很快用这门新技术治好了一名疑难病患者。村民玉素甫・买买提患支气管哮喘多年,脖子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甲状腺瘤,多年求医问药无果,刘玉莲用针灸疗法结合药物给他治疗。两个月后,玉素甫・买买提的病好了。老人逢人便伸出大拇指说:“丫头,神医啊!”从此,“丫头”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1986年4月的一天深夜,刘玉莲听到村民毛沙・尼牙孜上气不接下气地敲门:“丫头,我老婆快生了。”刘玉莲赶紧收拾好接生用具,往3公里外的孕妇家跑去。赶到孕妇家,刘玉莲检测发现孕妇严重贫血,血压很低,脉搏微弱。经过刘玉莲精心护理操作,一名男婴降生了,产妇也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这时天已经亮了,刘玉莲要走时,产妇拉着她的手哽咽着说:“丫头,我的命是你给的,你是我的‘夏帕艾且’(维吾尔语:救命女神)。”

刘玉莲在41年的艰辛工作中,医治患者30余万人次,累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3.5万多元,为村里贫困学生捐助学习用品价值6000多元。这个数字放在40年漫长的时间里也许不算太多,但是从刘玉莲微薄的收入来看,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几十年来,刘玉莲一直是一个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工”医生,工资去年才涨到每月350元。而从护校刚毕业给她打下手的护士,每月工资比她高不少。同许多乡村医生一样,至今她也没有社保、养老、医疗保险等“三金”。对于这些,刘玉莲想法很单纯,“每天看到那么多病人信赖的目光,听到村里无论大人小孩见到自己都会尊敬地问一声丫头好,就满足了”。

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乡村医生,挑起二堡村1000多口人41年横跨两三代人健康的重担,使“小病不出村”的基本医疗目标在这个全镇最穷的村子成为现实。

刘玉莲多次被评为地、县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02年,被哈密市评为十佳卫生工作者;2005年,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A20刘成金

刘成金,男,54岁,辽宁省锦州老兵天龙印刷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原解放军驻锦某部企业管理局副局长,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队长,锦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1996年,中宣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出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号召。在部队当过放映员的刘成金打定主意,成立一支义务电影放映队,把先进文化和科技知识送到偏远山区,送到百姓家门口。这一想法得到了7名转业战友的支持,他们统一制作了队旗、队服,进行了分工。1996年10月,刘成金组建了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11年来,他个人出资40多万元,与7名复转军人牺牲双休日、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深入省内外380个村屯、社区、企业、部队、学校,义务放映电影926场,行程9万余公里,受益观众达百万人次。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受到城乡百姓的广泛欢迎,被誉为“精神文明的播火者,雷锋精神的传人”。

十几年来,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的足迹遍布辽西大地,无论是喧闹的城区,还是偏远的山村,无论是工厂、学校、部队,还是干休所、养老院、福利院、教养院,哪里需要,电影大篷车就开到哪里。他们不仅送去电影,还把农业实用技术资料和致富信息送到乡村,为贫困落后的山区小学师生和敬老院、福利院送去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近年来,他们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有利契机,深入做好“电影、农村、老兵”三篇文章,建立老兵科技助农、电影培训、道德教育、绿色生态四个基地,使服务人民、传承文明经常化、规范化、阵地化,续写了老兵的新辉煌。

刘成金带领的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心不愧党、身不愧军、行不愧民。他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升华自我的实践,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2002年和2004年,中宣部把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确定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坚持“三贴近”重大典型,中央和省、市2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2003年,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刘成金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雷锋奖章获得者、优秀军转干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A21刘国江

刘国江,男,42岁,中共党员,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国家税务局工人。

从1986年起,刘国江先后义务照顾100多位孤寡老人。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常去看望、照料驻地的五保户王妈妈,为老人拆洗被褥、打扫房间,用自己有限的津贴给老人买罐头和蛋糕……细心周到地照顾着老人的生活。老人感动地哭着对邻居讲:“我有儿子了,我有了一个当兵的好儿子!”转业后,他继续发扬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1997年3月,他了解到九台市羊草沟乡80岁的孤寡老人李于氏生活窘困、无依无靠,便与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联系,把老人接到益寿(敬老)院。从此,他负担起老人每月近500元的生活费和医药费,而当时他每月工资只有700多元。每年农历六月初八,他都要为老人过生日。李于氏乐得合不拢嘴:“感谢共产党培养了这样的好青年,要不我哪能享这个福啊!”因照顾李于氏,刘国江与益寿院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们走了一茬又一茬,可他对这里的感情越来越深。他把这里的老人当成自己的爸妈,能为亲生父母做到的,他都会努力地为这些老人做,老人们打心眼里感激。2002年1月5日,益寿院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冒着刺骨寒风徒步走到二道国税局,为他送上一面锦旗,上面写道:“人民的公仆,敬老的楷模”。刘国江表示,能让这些孤寡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是他最大的心愿。

除了照顾孤寡老人,刘国江还有许多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事迹被传为佳话。2001年,他及时把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的长春市108小学学生陆遥送到医院,并交付治疗费;得知白血病患儿顾小青需要资助,他送去了800元钱。2002年9月,听到见义勇为英雄胡广胜身负重伤住院的消息后,他立即前去探望,将身上仅有的500元钱全部捐出,自己连坐车的钱也没留,徒步回到单位。2003年2月,他把刚领到的1000元工资,捐助给长春市第34中学的几位贫困生。2005年,印度洋发生海啸,他捐了1000元钱……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只要口袋里有钱,他就不会犹豫。

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捐助别人,自家生活窘迫不堪,图啥?有人叹服,有人不解。刘国江前妻就是为此与他离婚。2002年,他与赵淑杰结婚。婚后,二人经常一起去照顾孤寡老人、陪老人过年。可是,夫妻俩至今住着租来的房子。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对刘国江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刘国江先后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吉林省慈善总会命名为吉林省慈善先进个人。

A22刘惠成

刘惠成,男,99岁,中共党员,上海市闸北区洛川东路200弄1号207室居民。

刘惠成是上海市共和新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这位近百岁的老人坚持几十年做好事。

刘惠成工作时就是一个爱岗敬业的好职工。退休以后,他把自己爱心奉献给了社区,为身边的人、为社会做看上去不起眼的好事。这一做就做了40年。40年来,刘老几乎每天骑着他的小三轮走到哪,好事就做到哪。看到路上有垃圾,他就把垃圾扫起来;看到路边的自行车倒了,他就上前把它们扶起来;看到有人踩着西瓜皮摔到了,他就一块一块地把所有的西瓜皮捡起来;看到地上有广告牌和旧房拆除留下的铁管等路障,他就用锯把这些东西锯掉……

1999年的冬天,天特别冷。刘惠成发现坐在公园里的水泥凳和木条凳上又冷又硬,很不舒服。第二天,刘老就特意做了一个棉垫子带到公园去坐,果然又暖和又柔软,非常舒服。刘老又发现,只有他一个人会带棉垫子来逛公园。于是,刘老就想:“我一个人坐得舒服不算好,要大家都舒服才算好。”想到这里,刘老又作出一个决定:批量缝制海绵座垫。这一做又是8年,刘老一共做了2500多块棉垫子,平均每天要做上一块!

他还自制拐杖。最初,刘老做拐杖是给自己用,但是他发现,很多老人都需要,于是刘老在做棉垫子的同时又大量制作拐杖送人,至今已经送出300多根了。刘老为了做这些拐杖,削卷了20多把菜刀。

刘惠成做好事不仅持之以恒,而且忘我奉献,甚至奋不顾身。2003年秋天的一个清晨,刘惠成老人像往常一样来到闸北公园的寿星亭里晨练,发现亭子里坐着一位青年人,正在向大家诉说自己的遭遇。原来,这个青年姓王,下肢截瘫,从安徽来。前天中午他坐着一部手摇式轮椅车来到公园,不料当他在长廊小睡片刻后发现自己的轮椅车被人偷走了。性格内向的小王不知道该怎么办,寸步难行的他选择坐在长廊上发呆,而且一坐就是两天。听完小王的遭遇之后,刘老立即买来早点给他吃。然后,90多岁高龄的他抱起残疾的小王坐上自己的三轮车,然后一脚一脚地蹬着车来到远在虹口区的残疾车专卖店。

刘惠成的故事在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事,2007年他被授予上海市闸北区模范志愿者、上海市杰出志愿者等多项荣誉。

A23刘焕荣

刘焕荣,女,50岁,中共党员,江西省弋阳县社会福利院会计。

刘焕荣14岁时遭遇不幸,一场山火使她全身91%的面积被烧伤、Ⅲ度烧伤达81%。从2003年始,她用残损的双手(十指仅剩右拇指完好)夹笔代指敲键盘,利用QQ、电子邮件、发帖、短信、写书信等方式和青少年及其家长们沟通,帮助他们从网络中走出来。她决心做一名“网络妈妈”,用自己的爱心和多年教育子女的经验来帮助沉湎于网络中的孩子。

刘焕荣帮助的第一个孩子是江苏连云港市读高三的学生。这个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姑姑总是责骂他。刘焕荣在聊天中给予他许多关心和爱护,使他越来越信任、依赖她。在一次聊天中,刘焕荣向这个孩子讲述了自己的真实故事,孩子深受感动,当即向她保证不再沉湎于游戏。刘焕荣为了帮助他,还经常给他编发一些鼓励性的短信。孩子在她的帮助下,成绩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今年5月初,刘焕荣在网上看到一封家长的求助信。南昌市一名叫小斌的高三学生,在高考前夕沉迷网络,情绪低落,不打算参加高考,其父为此十分焦急,于是发了这封求助信。为此,刘焕荣和孩子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长谈。孩子在“网络妈妈”的真情讲述和耐心教育下,答应远离网络,参加高考。前不久,小斌还特地在网上将他高考分数过重点线的好消息告诉了刘焕荣。

在她的网友中,有一名叫小强的南昌市初二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无法自拔,被学校开除,学校、父母都对他失去了信心,可刘焕荣并没有放弃。在她的鼓励下,小强愿意重返学校,却又被学校拒之门外。听了孩子网上哭诉后,正在广州治疗腿疾的刘焕荣未等病情痊愈,匆匆赶到南昌,帮助孩子重返校园。重新上学的小强常说:“‘网络妈妈’比我的亲妈妈还要亲!”

2003年以来,刘焕荣在“网络妈妈”论坛发帖1400余篇,发电子邮件100多封,写书信152封,成功地帮助了340余位青少年解除了网瘾。目前,她QQ里已有2000多名网友,国内外有1000多人加入到“网络妈妈”志愿者行列。她的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人们誉为“网络妈妈”。

刘焕荣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十大新闻人物、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荣誉奖、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及江西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十大爱心人物等荣誉称号。她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集中宣传。

A24贡秋顿珠

贡秋顿珠,男,27岁,藏族,中共党员,现任武警林芝边防支队鲁霞派出所派镇警务区警长。

他自担任警长以来,处处身先士卒,为民排忧解难,乐于助人,深受群众好评。在没有机动车的情况下,他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步行500多公里,走遍了辖区所有的村庄,统计户口,建立户籍,掌握了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的情况,以便于及时为群众提供帮助。他经常顾不上休息,无论是周末或假日,他一有空就往辖区里“扎”,熟悉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为民排忧解难。

2003年7月的一天中午,他到百拉村走访调查时,发现一个叫次仁的11岁小孩在家玩耍,便上前询问。得知他的父亲因病卧床,家里困难,没钱上学。贡秋顿珠当即就带上小次仁来到学校,替他交了100多元学杂费。从此贡秋顿珠每年都给小次仁一些资助,每下辖区,总忘不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